第173章 分工合作(2/5)
运十-200型用的,涡扇8涡轮风扇发动机(80千牛)。
波音747-S用的,普惠JT9D涡轮风扇发动机(220千牛)。
最后一个是F14用的,普惠TF-30-P-414A型矢量发动机(军用)。
涡扇发动机是有风扇,可以计算相对应的最大推力数据。
而直升机的涡轴,支线客机的涡桨,缺少螺旋桨的数据。
所以只能单纯的计算理论上的功率。
杨杰能扩展这么多的发动机类型,其实还有最关键的一点。
养八十年代的专家成本太低了。
说一句不中听的话。
搞研究的专家,确实是比不过卖茶叶蛋的小贩。
有些研究员甚至饭都吃不饱。
计划经济的消散,很多研究院都失去了上面扶持的资金来源。
搞了一辈子的空气动力学,最后只能选择在附近荒山上种菜。
也许他们的技术确实是过时了,但不应该就此凋零。
杨杰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找出来,以鹏飞的名义整合资源。
至于运十-200的其它部件,那就交给同行去做了。
全国各地的飞行器研究基地,每个人都安排一点任务,这样大家都能吃饱饭。
至于生产出来的飞机有问题,杨杰一扫就清楚了。
回头通知他们改进,然后自己花一点点小钱修整。
确保每一架飞机都是完好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