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简单一点(2/5)
因此,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审视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的物质和社交关系。或许,简化生活、减少物欲,能够帮助我们找回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想要的越多,越沦为欲望的奴隶。节制欲望,物质简单了,你才能不为外物所累,活得舒适惬意。
周有光,这位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着名语言学家,身上笼罩着无数的光环和荣耀。然而,令人惊叹的是,尽管名誉满身,他却始终保持着极其简朴的生活方式。
数十年来,他一直居住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面积不足十平方米。房间内,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品或多余的摆设。地面的木地板已经被岁月磨损得发白且变形,甚至翘起,但周老却从未想过更换它们。
周老曾经亲自撰写了一篇《陋室铭》来描述自己的居所,其中写道:“房间阴暗,更显窗子明亮。书桌不平,要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朋友寄来文章。使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声音更怪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做菜橱,菜有书香……
正是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让他得以无病无灾地活到112岁。
在奇书《养生四要》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寡欲”。
舍弃多余的欲念,抛去过多的物质,是养生最有效的方法。
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极低,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朴素。有一次,一个学生去他家拜访,一进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屋子里十分狭窄,空间显得很局促,到处都堆满了书,简直让人无从落脚。
这位学生忍不住好奇地问道:“老师,以您的身份和地位,完全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条件,为什么要选择住在这样一个拥挤不堪、艰苦的环境里呢?”
梁漱溟微笑着回答道:“艰苦吗?我不觉得啊!这里有满室的书籍陪伴,我感到无比幸福。”说完,他轻轻地抚摸着身边的书,眼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相伴是我最想过的生活。
他生性淡泊,视名利为尘土,拒绝了各种官方的荣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