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陈大光被批评(2/5)
总不能指望红糖当饭吃吧。
当骆玉珠提出要收购这些甘蔗根部的时候,很多村民都大方的交出了自己的库存货。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钱货两清,似乎没啥问题。
紧接着,陈金水就带人进来了。
“杨杰、骆玉珠。你们俩干什么呢?”
杨杰连忙讨好:“金水叔,这不我那开了点地么。就琢磨着开春种甘蔗呢。”
甘蔗其实随便哪一节的牙都可以催生。
但陈金水是什么人?
他当年做过的事情,自己能不知道吗?
“种甘蔗?你这都够种十亩地了。用得着这么多吗?”
“老实交代,是不是在熬糖。”
“骆玉珠呢,骆玉珠呢?叫她出来。我都闻着味了。”
杨杰连忙赔笑:“这不是大过年的吗?我这总得备点年货不是。那陈家村也没有其它东西。我们不熬糖,还能做什么?您看,这就十来斤白薯和红薯。还有一大半是您家来的。这不是红糖伴红薯,不容易饿。”
陈金水也挑不出毛病来。
“给我老老实实地待着,来年算你工分。吃的,我会给你解决的。”
杨杰立马说道:“诶,好的,好的。”
其实鸡毛换糖有个很大的隐患。
这个隐患也是历朝历代所担忧的,农村劳动力缺失。
所以古代所谓的重农,就是把农民圈在土地上,不能离开。
这与后来的猛抓GDP思路不一样。
后者是要求不断把农村的劳动力往城市里赶,从而加快工业化建设。
这个过程货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