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虞卿(2/5)
秦国解除邯郸之围后,赵孝成王准备到秦国拜访秦王,并派赵郝前往秦国订约结交,割让六个县以求和。虞卿对此坚决反对,他认为赵国应坚守立场,不应轻易割让土地给秦国。他向赵孝成王分析了割地的利弊得失,指出割地求和无异于自取灭亡。然而,赵孝成王并未完全采纳虞卿的意见,而是与楼缓商议此事。楼缓虽然表面上支持割地求和,但实际上却是为秦国帮忙。虞卿再次入宫拜见赵孝成王,力陈割地的危害,并提出了联合齐国攻打秦国的策略。最终,赵孝成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派虞卿前往齐国商议攻打秦国的事宜。虞卿还未返回赵国,秦国派来的使臣已经在赵国了,楼缓得知此讯后逃走了。赵孝成王因此封了一座城邑给虞卿以表彰他的功绩。
4. 订盟魏国,巩固联盟
不久之后,魏国请求与赵国订立合纵盟约以共同对抗秦国。赵孝成王召虞卿商议此事。虞卿认为魏国作为小国愿意承担灾祸而赵国作为大国却享用成果是不合理的。然而,他同时也认为订立合纵盟约是有利的。因此,他建议赵孝成王同意魏国的请求并与之订立盟约以巩固两国之间的联盟关系。赵孝成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并与魏国订立了合纵盟约。
5. 失志着书,留名青史
虞卿因为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而抛弃了高官厚禄离开赵国。他与魏齐一同逃往魏国大梁但最终魏齐在大梁自杀身亡。虞卿因此在大梁困厄不遇失去了政治上的前途和地位。然而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发愤着书立说参考《春秋》观察近代世情写下了《节义》、《称号》、《揣摩》、《政谋》等八篇着作以评议国家政治的成败。这些着作后来被世传为《虞氏春秋》成为了虞卿留给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主要影响
1. 对战国政治格局的影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