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虞卿(1/5)
一、简介
虞卿,名信,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士,以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游说才能着称于世。他出身于赵国邯郸,是舜帝的后代,卿姓的得姓始祖。虞卿在长平之战前主张联合楚魏迫秦求和,邯郸解围后又力斥媚秦政策,坚持主张以赵为主联合齐魏抵抗秦国。后因拯救魏相魏齐的缘故,他抛弃了高官厚禄离开赵国,最终在魏国大梁困厄不遇,发愤着书,留下了《虞氏征传》和《虞氏春秋》等着作。虞卿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物生平
1. 游说赵王,初露锋芒
虞卿早年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游说才能。他脚蹬草鞋,肩挂雨伞,远道而来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拜见赵孝成王时,虞卿便以其独到的见解和犀利的言辞赢得了赵孝成王的赏识,被赐予黄金百镒和白璧一对。第二次拜见赵孝成王时,虞卿更是凭借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游说才能,成功担任了赵国的上卿之职,因此被世人称为虞卿。
2. 主联楚魏,长平献策
秦、赵长平之战初期,赵国战事不利,损失惨重。赵孝成王召见楼昌与虞卿商议对策。楼昌主张求和,而虞卿则提出了联合楚魏迫秦求和的策略。他认为,赵国应派出使臣携带贵重珍宝前往楚魏两国,通过利益诱惑促使两国出兵相助,从而迫使秦国接受和谈。然而,赵孝成王并未采纳虞卿的主张,而是选择与平阳君赵豹议妥求和,并派出郑朱前往秦国联系。结果正如虞卿所料,秦国接纳了郑朱,但并未停止对赵国的进攻,最终导致赵军在长平之战中大败,邯郸被围困。
3. 割地争论,坚守立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