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规则怪谈:但我是错误

第223章 认知(国庆快乐)(3/5)

目录

保安室的纸条有提到“它”成功了会笑,而在“它”的注意力被引到兔子身上后,园区内就会出现笑声。

毫无疑问,这笑声就是“它”的笑声,“它”因为看到了兔子,所以发出了满意的“笑声”。

虽然不知道大象园区那边怎么样,但顾时觉得在“它”被引到大象园区后,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笑声。

不过,员工守则里倒是提到了大象园区里会传来孩童的尖叫声。

那应该也是“它”的声音,但不同于笑声,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才会让“它”发出尖叫。

这么想来,“它”的行为逻辑好像非常的单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吸引走注意力,会喜欢小动物,天真得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孩子那般。

顾时现在已经想明白了,会被“它”注意本质上就是自己做了什么事情吸引到了“它”。也许是污染,也许是别的什么事情。

在海洋馆的时候,自己会突然被“它”看上,也是因为自己做了某件引起“它”注意的事。

刚才一路上忙着跑路,顾时没时间去回想复盘。

现在想起来,顾时便已经了然其中缘由。

回忆一下,在他被“它”盯上之前,他在做什么?

他在观看那个3D投影,而就是在观看投影的时候,他做出了某件不应该做的事情。

那就是在思考大象与鲸鱼的区别。

海洋馆门内的告示上提到了要假装游泳的大象就是鲸鱼,而他当时却在思考怎么会有人分不清大象与鲸鱼。

就是这样的想法,吸引来了“它”的注意。

很显然,至少在这虚线园区之内,“它”应当是能够“看到”别人的想法的。

从这点出发,再去看规则中的警示便不难发现,很多规则其实都是在强调要更改或者坚定对某种事情的认知。

坚定的认知,基本都与自身有关,都是为了防止自身污染加深的手段。

更改的认知,基本都是外界事物有关,都是为了不引起“它”的注意。与其说这是在改变认知,倒不如说这是在顺从“它”的认知。

规则里提到的各种异常认知绝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本身一定存在着某个依据,某个来源,而这个依据与来源就是“它”。

但“它”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本身就极有可能导致游客与员工被污染,譬如大象园区那奇怪的大象,规则就提到绝不能认为那就是大象,想必这应该就是为了防止被污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江山为聘:王妃的复仇 1级1个金词条,大一已经成神 谍战风云之捕风者 港片:我有七京,全世界建立分堂 紫微星的传说 美强惨重生后,被病态容爷缠哭了 特战岁月 换嫁给绝嗣太子后我连生三胎 绯夜 穿越:女王加冕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