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中等的铁(2/5)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问:“若朕拨出8万两纹银,你们专心制作运输快捷轻便的中小炮,3个月内能铸出多少?”
焦勖想了想道:
“就目前的工匠、火炭和耗铁情况来看。3个月能造出100门小炮,30门中炮,耗银不会超过一万两。”
朱慈烺忍不住道:“不是给八万两银子么,你们都用上,多铸一些便是。”
焦勖回复道:
“回殿下,银钱虽然够了,但是工匠不够,京畿附近的铁锭也完全不够用,若要在外地运调,时间又不够。”
朱慈烺闻言一叹:“中小炮只能铸造这些,红夷大炮便更缺铁了。”
崇祯宽慰道:
“崇祯六年两广总督熊文灿,督造了红夷炮3门,运来京师,朕观其质量颇高,命他按期铸造北运。
崇祯八年和十年,熊文灿分两次向北京运送了200门红夷炮,崇祯十二年,两广总督张镜心又运来300门红夷炮。
再后来,各地战事越来越多,京师的红夷炮都送去了各州县,广东的红夷炮也不再往京师运送,而是分赴各地剿匪。
现在,完全可以下旨,让现任两广总督沈犹龙专门给京师铸炮。”
朱慈烺不知广东那边还能铸炮,听了崇祯的话,心情立刻舒缓了:
【我大明地大物博,只要能统筹协调,还是可以轻松组建新的神机营的!】
崇祯又转向褚宪章、汤若望、焦勖等人,沉声道:
“朕拨付的银两,不仅仅是铸炮,还要向红夷人采购,尽可能快的填充神机营!”
焦勖皱眉:
“陛下,向红夷人采购的话,成本要翻一番!甚至会更多!”
崇祯一叹:“西北、西南战事连绵,此事拖不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因此,你们要尽快联系红夷人,用最快的时间,采购来尽可能多的火炮以及弹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