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中等的铁(1/5)
“啪!”
又是一鞭子。
番子怒喝:“老子是问你,火药从哪里来的!又要卖给谁!”
*************
铸炮厂。
崇祯父子巡视完铸造作坊,来到成品区,汤若望走到一门红夷大炮前,介绍道:
“陛下,殿下,这门火炮是刚刚铸好的,可惜闯贼退了,没能用上。”
朱慈烺上去摸了摸光滑的炮身,又用力推了推,赞道:
“好黑!好硬!好重!汤先生,这炮能射多远?”
汤若望解释道:“这门炮重两千斤,有效射程能达到1500步。” 图片大明炮阵
朱慈烺知道,1500步便是720丈左右,大明的神射手,也就是自己的父皇,最远能射65丈。
这门炮竟抵得上11个父皇!
太子在看火炮,崇祯却在看人,他略过汤若望,看向站在其后的两青衣管事,开口问道:
“焦勖和赵仲纂在这里么?”
两个官员立刻出列叩拜:“臣在。”
崇祯点头,心道:“果然是他们俩,这二人参与编订了《火攻挈要》,是大明难得的军火人才。”
“你们说一下铸炮的开销。”
焦勖官职稍高,他代为开口道:
“回陛下,近年来兵仗局共铸大炮20门,中小炮500门,统算铁价、工钱、木炭等成本,小型炮40两一门,中型炮150两一门,大型炮260两一门。”
崇祯点头,又问:“若要成军,需多少配置?”
他发问时看着赵仲纂,因此,赵仲纂开口回答道:
“每门小型炮需配操炮手4名、炮车一辆、骡马二匹;中炮需配操炮手6名,炮车一辆、骡马四匹;大炮需配操炮手10名,炮车一辆、牛二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