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扬文武辅,文是初心的文(1/5)
一日,太子赵桓把王希之,赵构招来,三人一番密谈。
赵桓道:“九弟,希之,到了那边,会有多大的危险?”
赵构暂时还不知道赵桓招他来密议什么,就没有发言。
王希之把一套书放在公案上道:“太子殿下,这点是过虑了。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过去,还怕什么?你看这套书,已经有发展的轨迹,我们只是把经过改一改,这是最容易简单的任务啊。”
赵构在案头上取了一本,翻了翻,见是《三国志》,知道太子等要去干一番大事了。
赵桓道:“希之你举重若轻,在群狼环伺中,稍一不慎,便会被它们碾为齑粉,哪有容易的任务的?”
这时赵构道:“大哥,你贵为太子,又是一国储君,哪里能离开太久,让九弟代大哥去吧。”
赵桓道:“在我等兄弟中,九弟虽天资聪颖,但那个时代,上到统军者,下到一兵一卒,都是妖孽巨擘,老奸巨猾之辈,每一步均如临万丈深渊。九弟还是代为兄好好经营我们的大宋吧。”
“父皇能当上皇帝,纯粹巧合,父皇自年幼起,得于艺术熏陶,这本是一种自保的手段,也从侧面体现大宋重文轻武的政策结果。因缘际会下,却当上皇帝。但是,艺术领域的成就已经刻入他的骨髓里,你要他去搞政治斗争,定会力有所不逮。就是这样的一位偏才父皇,遍遍敢两线作战,阀西夏,撼大辽,证明我们皇家的狼血还没退化,大宋的狼血还未退却。
现在看,大辽比我们灭亡快,那是他们的经济底蕴没我们大宋雄厚,这也得益于我们重文的国策的结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