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制造豆腐(3/5)
而且,像睢阳这样的城市里面,养猪的人也非常多。
唐代养猪的目的主要有三。
一,为了自己吃。
唐朝前,普通百姓能吃到的肉非常少,但是,在进入唐朝以后,随着养殖技术的提高,养猪不再是一件难事。
自然养猪的人也越来越多。
二,卖钱。
在唐朝,猪肉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肉食,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官员,都会吃猪肉。
据《唐六典》记载,朝廷给予官员的俸禄就包含猪肉,数量随品级而定,亲王每月有“羊二十口,猪肉六十斤,鱼三十头”。
可以看出,猪肉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而且,唐朝时已经有人靠养猪致富了。
所以,普通百姓养上几头猪,用来卖钱,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三,便是处理粪便。
唐朝时期,尽管城市保障体系已经完善,可是,如何处理城内大量人员每天产生的粪便依然是一个大问题。
除了组织人,每天将粪便运出城以外,还有一个处理办法,那就是喂猪。
隋唐时期,养猪的方式已经从散养变成了圈养,而隋唐时期的猪圈,实际上便是建立在厕所下面的。
如此,猪便可以将人每天拉出来的粪便处理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