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秦:我摊牌了,我是始皇嬴政

第220章 一箭三雕(1/1)

目录

“呵呵!鲶鱼放到池塘里,搅风搅雨,总有办法。”
许尚淡然的道:“只要确定地方上确有其事,那就把九卿廷尉下辖的干臣和九卿治粟内史下辖的干臣……再组织个候补官员百人团,一起派下去。”
“九卿治粟内史的下辖干臣负责查账,九卿廷尉下辖的干臣负责现场问罪抓人,只要出了缺,就原地从候补官员百人团中进行补缺上位。”
“我就想问问,在这种制度下,这些候补调察团,还不得卯足了劲儿,掘地三尺也要把罪证给找出来。”
“毕竟贪官不挪屁股,他们就上不了位啊!”
“还有两个领衔干臣的包庇问题,其实只要有密折制度,给他们几个胆也是包庇不了的。”
“因为你敢包庇,指不定转头皇帝那边就收到了消息,就问你敢不敢押上全部的身家性命来赌吧!”
“这贪官就算是你的亲儿子,你估计都得想办法大义灭亲……”
“同时,经过这现场亲身经历的查贪、抓捕、问罪,再亲眼见证贪官匍匐于地,跪地求饶的惨状,对于刚上位的候补官员,绝对是一项极其有力的震慑。”
“如此一来,在查贪之时的官官相护问题,也就能够解决了。只不过前提依旧是……朝廷得有足够的候补官员在排队补缺……”
……
任何事情都是有前提的。
许尚给出的诸多查贪方案,都得建立在人才储备足够的情况下。
否则。
一切都是空谈。
就拿大秦的现状来说。
本身就基层官吏严重不足,别说排队补缺了,地方郡县有一半空缺都没有屁股。
这种时候。
确实没法大动干戈。
不过只要持续发展下去。
人才储备肯定是越来越多的,这是必然之事。
尤其到了王朝的中后期。
太多有能力的人,根本等不到官位空缺……
往往帝国中后期又贪腐严重。
那么许尚的这个惩贪方案,只要遇到中兴之主,就必然能够为国家延续命数。
只不过王朝大后期的话。
那真是神仙无救了。
任何国策方案都是没有用的,只能推倒重来。
“再谈贪官畏罪自杀的事儿。”
许尚扯了扯嘴角:“这确实很常见……总有一些贪官,觉得自己横竖都完了,他也不敢咬出旁人,只能一死了之。”
“他死了,他家人就能活,甚至还能活的很好。”
“这也简单,抄家嘛!官邸和其老家所在的老宅,同时封控,一起查抄。”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贪官知晓家会被抄,就会选择把家财投放到亲友名下。”
“这也简单,只要亏空没有补齐,那就继续查与之相关的亲友,凡是有钱财来往的,一律也进行抄家,直到亏空补上为止。”
“如此,贪官的本家和亲族,就都别想留有半点财产,休想遗泽后人。”
“至于贪官一旦收到确凿的风声,不等被抓进狱中,就直接舍命抵赖,死无对证……”
“呵呵!贪官若是不死,那就只抓其一人。他胆敢自杀,那就抓其全家同审,甚至于严刑逼供,然后继续按照流程查抄补齐亏空。”
“最后便是负责查案的钦差,此人究竟会不会中饱私囊……地方亏空都是明数,他如果又能补齐亏空,又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点外快,那就只能说这钱该他挣的。”
……
正常情况下,抄家这种事儿很容易被经办的官员过一手。
也就是好东西都到他手里了。
上报的都是一些次品。
可现在地方上的亏空都是有数的,不管经办的官员在抄家之时,怎么过一手,明面上的亏空都必须得补齐。
这便是一道红线摆在那里。
完不成。
那你就是办案不利。
皇帝就要拿你问罪……
另外。
亏空这种东西,往往都是只会大,不会小。
很多时候都是极难补齐的。
因此许尚的这个办法,能够很大程度避免抄家时造成的二次贪墨。
“好一个不自杀只抓他一个人,自杀了就抓他全家。”
尉缭子表示,就连商君之法中好像都没有这项规定。
可见许尚在关键时刻,该狠的时候还是非常狠的。
“那如果查了自杀贪官的全家,后续仍旧补不起亏空怎么办?”
尉缭子依旧在追着钱不放。
毕竟贪官杀了也就杀了,没有谁会真的在乎。
可这亏空出来的钱却是实打实的,难道全部作成烂账吗?
许尚漠然:“那就让贪官的全家为奴为婢,世世代代,一直偿还清这项亏空为止……贪的越多,如果填不上,那就用子子孙孙的未来进行置换,看看究竟值不值得!”
还钱的方式有很多种。
总有办法慢慢压榨的。
只要贪官觉得自己的搏一搏,不仅无法让子孙后代享福,还有可能把全家乃至于子子孙孙都给搭进去。
你还搞吗?
重罚之下。
总归会有一部分觉得不值当。
咱们踏踏实实的搞政绩,走正路也是可以的嘛。
“夫子对待贪官的态度,倒是多少有了点商君的影子。”
嬴政与华阳太后面面相觑。
两人也是很少看到。
许尚会表现的这般强势且狠烈……
“哈哈哈。”
尉缭子闻言大笑道:“好,许公,真是很少看你做出如此决断……够激进!”
尉缭子以前觉得许尚做事,往往都会选择阳谋。
然后存世中庸什么的。
结果这次许尚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于贪腐诸事,给出了雷霆处理的解决方案。
这不由得让他有些刮目相看了起来。
原来许尚也并非心慈手软之辈。
该出手的时候。
也是会下狠手的。
忽然。
扶苏想了想,道:“夫子,您刚刚言及,在查实贪官以后,第一时间封锁贪官的府邸和老家的宅邸,尔后进行查抄,若亏空补不上……就朝着贪官的亲友进行查抄扩散。这么一来的话,是否就会造成一些冤假错案……”
扶苏平时很少反驳夫子的决议。
但这次的查抄连坐,好似跟夫子平时的敦敦教诲,有所区别。
遂。
扶苏才会说出了自己内心中的想法。
许尚闻言给予解答道:“小儒生,你记住。对于贪官的亲友,纵然会因为查抄连坐导致一些冤枉之人。但还是那句话,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我所说的都是惩贪之时,最为立竿见影的手段。”
“正所谓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
“对待贪官污吏,总得具备一些行之有效的惩治方法。”
“另外……秦廷的官员年俸,其实有些过高了。”
“此等情况下,要不了多少年,就会出现一批冗官、冗员、冗费,不过这个问题也确实很难解决,总不能请谏皇帝削减所有加爵之人的年俸吧?”
……
许尚此言一出。
嬴政身躯微震。
昔年,商君为了全面调动军功爵位制度,采取的是重赏和重罚。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个条例在军中屡试不爽。
可放在官场……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商君的爵位对应着军职官位,俸禄难免有过高之嫌。
这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妥妥的高薪养廉……对标后世的铁血大宋,三冗问题最终让帝国不堪重负……
谁能想到,怂宋的军队居然能有一百二十万之巨。
试问。
这百万大军有八成是足额的吗?
亦或者只有七成、六成、五成、四成……甚至于真正有战力的军队,或许只有三成,甚至更少。
其余就都是只会领饷的摆设而已。
亦或者说将官喝的兵血、空饷。
回到此刻。
嬴政有些沉默了。
真让他拉下脸来,强行削减全国上下所有官爵的年俸,他愿意干吗?
那嬴政肯定是非常不想干这个事儿的。
因为……
太特么有损他千古一帝的名望了。
而且不仅如此。
这天下一统不久,他就要削减官爵年俸。
怎么个意思?
过河拆桥!
鸟尽弓藏!
吃饱了你开始打厨子了!
这事儿太不地道了。
因此。
嬴政很难拉得下这个脸……
这比杀了他都难。
“小赵,不用太多想,削俸这个事儿确实办不了。”
许尚安抚道:“有句老话说得好,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让子孙万代享福。”
“始皇愿意承担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争议。”
“可始皇却万万不想背负刻薄寡恩的骂名。”
“这个事儿,由哪个臣子提出来也没用,阻力太大了……很无解……”
……
许尚此言一出。
现场的气氛立马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是啊!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与单纯的背负刻薄寡恩之骂名。
这是完完全全的两码事。
许尚专门提了这一茬……
使得嬴政有点小难受。
不过嬴政也必须的认,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大秦的功爵对应官位年俸的制度,后续势必导致国库支出较大。
当然。
现在全国上下的官吏还不是太多,所以整体看还不明显。
但以后呢?
如此高的年俸……
必定会使得整个官僚群体走向膨胀。
而且最重要的是……
大秦现在还有着属臣制度,有点像后世的师爷。
区别在于。
师爷的工资是由官老爷自己承担。
而在大秦的高官下辖当属臣,同样也能吃上一份皇粮。
因此。
如若想要遏制未来的三冗问题。
属臣制度就得废除。
官员晋升的渠道,都得放在明面上来,在共同的规则下竞争,比如九品科举制,除非得到皇帝的专门提拔……
“夫子,削俸降禄,兹事体大。”
华阳太后轻声道:“我大秦曾被称为虎狼之国,虎狼自然得吃肉,吃草的只会是牛羊。”
华阳太后的意思是,最好维持着当下的年俸规格不变。
毕竟天下都一统了。
反而我们的年俸却降低了。
那早知如此。
还不如不统一。
这种念想可是标准的致乱之源,非常可怕。
“哎。”
许尚轻叹道:“秦夫人在理,这个事儿根本没法办。如果降俸引起官吏群体性的不满,就会有人刻意搞出养寇自重……让外部威胁,重新支撑自身利益。”
大秦还有个麻烦之处。
那就是地方官不怕中原民众造反。
你敢反……
我就带兵镇压你。
同时,我还能向朝廷申请平叛经费,再获得军功赏赐,最后进一步压榨那些乱民。
一箭三雕。
赢麻了。
如此一来。
只要朝廷降俸,关中肯定不会有什么事儿,中原则必定会出现多股乱民,然后用平叛诸事……重新请谏皇帝回调年俸规格……
俸禄不够。
当地的驻军战斗力就不足,官吏也激励不起来。
总不能专门从关中调兵四处平叛吧?
那样花费的只会更多。
反正这个事儿许尚也没什么办法……
只能暂且搁置。
先把眼前这摊事儿给搞定再说。
未来的三冗问题,唯有希望大秦能够出个中兴之主,力挽狂澜了。
旁侧。
扶苏看了看有些挣扎不定的嬴政,他的父皇应该从未违背过夫子的意思。
可这次不一样。
就算他的父皇已经被夫子当面暗示了,其也只能假装没听懂。
刻薄寡恩之名。
嬴政实在是不想背。
我们的始皇同志,对外可以是雷霆手段,纵然骂声一片,他也能顶得住。
对内……
只能说华阳太后说的有理。
大秦骨子里依旧是虎狼文化。
虎狼,就必须得吃肉。
如此。
抬升中原基层官吏的俸禄保障。
同时降低关中官爵年俸的规格标准。
就只能办成一件……
你可以在给中原底层小吏谋些福利,却不能动了当前所有关中官爵阶层的年俸利益。
不然就会非常麻烦。
嬴政固然能够用自身的无敌威望强压施行,但还是那句话,他拉不下那个脸……
他自认为已经相当偏向于中原了,若再让他刻意的打压关中班底,这实在有些强人所难。
“夫子,未来的事儿,就让后世之君去办吧。”
嬴政握拳道:“倘若我大秦的未来,没有中兴之主能够办成降俸诸事,并缓解冗官冗员等问题,那就只能说……一切都是天意了……”
嬴政首次在改革方面选择了退却。
这绝对是迄今为止。
唯一一次。
过往都是夫子但有所指。
嬴政披荆斩棘都会往前一顿莽。
这回着实是……
莽不动了。
霎时间。
现场的气氛也变得有些沉重。
忽然。
“哈哈哈!”
尉缭子再度大笑几声道:“怎么回事?明明许公对于惩贪诸事给出了诸多的解决方案,而且各个都行之有效,我们应该高兴起来才是……”
尉缭子觉得许尚刚刚就是故意的。
在嬴政等人最为振奋的时候,突然提出了秦廷年俸较高的三冗弊端。
此举无非就是看看嬴政的反应。
果不其然。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嬴政在变革中,也有发自内心无法接受的事情。
纵然三冗问题就摆在台面上。
可嬴政依旧有心无力……
这位铁骨铮铮的千古一帝。
终究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说明其的内心,仍旧保留着一层底线。
反观后世的明太祖朱元璋……
老朱一手雷霆反贪。
另一手却又把官员俸禄定的非常低。
这同样也是不行的。
搞的像海瑞那样的清官,买吊肉都能上大明邸报的头版头条。
另外。
老朱对于功勋之臣,确实有刻薄寡恩之嫌,来回整治,开国功臣血洗颇多。
其中有因为朱标暴毙的缘故。
也有大明功勋之臣,确实有些作死。
因此。
老朱杀完一圈功勋之臣以后,于国于民都是相当有益的。
对比大秦……
秦朝和明朝的情况截然不同。
首先就是版图问题,关中和中原都没有彻底融合。
如果嬴政对关中文武勋贵下死手,那就是在自毁根基,自掘坟墓。
在这样的情况下。
就算嬴政想……他也没条件成为老朱那样的寡恩之主。
那为什么许尚依旧要提一嘴年俸较高的三冗问题呢?
原因估计是……
许尚想看看这个世上有没有奇迹吧。
现在答案一目了然。
有些事儿它就是无解的。
纵然许尚看得到,嬴政也看得到……它也还是无解……
甚至于。
就算嬴政想要下定决心,去背负刻薄寡恩之名。
最终大秦官爵的高年俸,也依旧会回调到现有的规格。
注定是降不下去的。
或者说。
强行往下降。
就会引发更大的隐患。
进而导致变革全面受阻……
没办法。
南宋谢枋在《与李养吾书》中有言: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
王朝兴衰。
当盛则盛。
当亡则亡。
我们能做的,唯有尽人事,听天命。
“好了,今儿个我们也算是针对贪腐的具体可行措施,一次性讲了个大概。”
许尚转换心情,笑笑道:“小儒生,还有章邯……你二人回头要根据我的惩贪思路,找出更多的现实事例,给出解决之法,并记录在案,以供后世参考。”
扶苏和章邯闻言,立即拱手应下。
这应该就是课堂作业了。
章邯第一次旁听,就喜提了做作业的资格,他的运气还是非常可以的。
嬴政也开始尝试转移刚刚的无解话题,道:“夫子,我们此番针对黄河贪腐案进行严查,目的是为了得到名单……那幕后的贪官,估计也会做出相应的反抗吧?”
嬴政想要看夫子提前预判一下,右相王绾的具体挣扎操作,他好提前做些准备。
“幕后贪官肯定是不会束手就擒的,但无所谓……老夫的布局都已经完成,他反抗与否,都不会影响此番事件的结果。”
许尚稍作沉思,道:“如果非要谈谈幕后贪官具体会怎么反抗,首先是他会调查阎乐和赵成等人,然后从中选出可被威胁策反的棋子,为他所用……并为火龙烧仓一事作证……”
“其次便是专门吩咐下去,特地闹出几条人命了。”
“因为阎乐和赵成一定会刑讯逼供,若大秦官员被拷打致死,这事儿必会惹得随行百官的非议。”
“尔后,幕后贪官便会把准备妥当的所有底牌,在合适的契机下,顺势全部打出来,一次性将阎乐和赵成打的彻底无法翻身。”
……
查贪有风险。
刑审需谨慎。
只要闹出了人命,就总有大做文章的机会。
或许很多人认为……
钦差奉皇命查案,难道不应该是所到之处,无往不利的吗?
答案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就像一个上市公司。
那些个分公司的老总,一般都是跟着创始人打天下的班底。
你一个空降兵按照规矩想要去查人家,只要做的过了火……
分公司的老总立马就会组织其他同属,共同向董事长告状。
你说董事长会怎么做?
那肯定还是以前这帮打江山的兄弟更重要啊!
同理。
右相王绾就是跟嬴政一起打江山的左膀右臂。
阎乐和赵成如果不是奉了皇命……
估计王绾都不会用正眼瞧那二人半分,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存在。
因此。
王绾现在最佳的选择,就是主动把事情闹大。
注意,这里面是有讲究的。
比如。
一栋楼里面,某人养狗到处乱拉乱尿,搞的电梯里臭不可闻。
你一个人上去讲道理,有点难度。
索性就在一楼门口贴上一张纸。
上面客气一些写道,请养狗的人要栓绳,并且注意不要再任由狗狗乱拉乱尿。
这么做有用吗?
自然是没用的。
于是。
你便可以在那张纸的下面,用极为嚣张的话补充……我特么养狗碍着你什么事儿?我家狗想在哪拉在哪拉,想在哪尿在哪尿……
如此。
同楼层的住户必定会集体暴怒。
这特么的太不讲道理了。
今儿个说什么也得给其一点教训。
而实际上……
那张纸上的回复也是你写的。
这就是把事情闹大。
尔后借势共同向上进行极致施压。
换算到王绾。
他一个人跑去跟皇帝说……修缮黄河诸事,里面根本没有贪腐,各个都是清正之臣。
这有用吗?
这不仅没用,而且此地无银三百两。
可如果阎乐和赵成用刑讯逼供,弄死了几个县官,乃至于郡级高官也惨遭大刑加身。
你让东巡随行的百官怎么看?
这特么从哪儿冒出来的几个阉宦,竟然如此行事,典型的祸乱朝纲啊!
届时。
右相王绾就能顺理成章的站出来,制止严查黄河贪腐案的闹剧,而且他是顺势请谏,无可指摘,最起码表面上看起来绝对是毫无私心的。
嬴政也只能同意提前诛杀阎乐和赵成,以平息百官之愤慨。
综上。
便是一场极为标准的君臣博弈。
臣子和皇帝下棋。
并非臣子没有任何机会,而是可以打的有来有回。
当然。
皇帝可以回子,也可以拥有其他地方的各种特权。
但说一千道一万。
大臣只要还站在棋盘前,便同样还有落子的机会。
既然能落子,就有希望赢。
只是难度较高罢了。
另外。
嬴政在此番的博弈中,之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有些不占优势。
皆因为黄河贪腐案的特殊性。
那特么证据都被大水给冲没了。
这就很难搞。
如果新开一盘棋,变成别的可查的案件,皇帝可以用的手段就很多了。
比如许尚刚刚提及的诸项惩贪措施。
……
言归正传。
许尚推测完毕,给出总结道:“内部离间,外部借势,双管齐下,这都是老生常谈的手段了。”
右相王绾在许尚眼中,基本就跟明牌没区别。
试想一下。
两个人打游戏。
许尚带着透……视野全开……
这特么怎么打?
完全就跟开挂没区别。
妥妥的降维打击。
如果想要制裁许尚,那就必须是Gm亲自出马才行。
“夫子高论。”
嬴政表示,跟他心中想的差不多。
其实到这个层次。
很多时候嬴政询问夫子,都是在印证自己内心中的想法,究竟正不正确。
而不是他自己心里毫无见解。
随即。
“啧啧啧!”
尉缭子砸吧了几下嘴,道:“许公,看来当初你破解我的天命局之时,应该就跟现在差不多吧?三言两语便堪透了一切,果然跟你做对手……真是没有半点趣味可言。”
尉缭子所说的趣味,乃是两个博弈,打的有来有回。
就像普通人打羽毛球一样。
想的不是赢。
而是让对手也能接住自己打出的球。
不然,便是没有半点趣味。
许尚笑笑道:“尉缭,你的天命局还是废了我挺多功夫的。于我而言,解题过程本身,便是最大的乐趣。至于此番的黄河贪腐案,如果换个人来布局此事,情况可就会大不一样了,甚至会两极反转。”
许尚的必杀底牌,便是引诱王绾去请高渐离献曲刺杀……
尔后用刺君之事,牵连三公右相。
进而将其一举扳倒……
再根据几个凶器,通过刑讯逼供若查到的名单,依次精准连坐问罪,其余不纠。
也就很好的控制了肃清范围。
既起到了震慑效果。
又能让明年的修缮黄河之事,更好的推行。
同时为官制变革做铺垫……
依旧是一箭三雕。
许尚这回又要赢麻了。
“许公你还真是一点都不知晓谦虚为何物。”
尉缭子假装扶额无语。
惹得华阳太后莞尔一笑。
嬴政和扶苏也彻底转换了心情,有人能够跟夫子斗嘴,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尉缭子:“接下来就看那个乐师高渐离,究竟会不会刺君犯上了。”
许尚:“他包会的。”
尉缭子不解:“许公你为何会如此笃定?”
尉缭子最看不懂许尚的地方,就是所谓的推衍……准的有点不像话!
许尚勾起嘴角:“都说了我能掐会算了。”
尉缭子:“信你才怪,你肯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获取特别消息的办法。”
许尚:“……”
接下来。
嬴政吩咐章邯,要在下一场高渐离献曲之时,加强戒备。
只待逆贼稍有异动。
即刻拿下。
亳无疑问……这次的护驾之功,又只会是小章同志独享了。
……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官场:救了神秘大佬,乘风破浪 魔尊在都市 尘癫江湖 纨绔小妾是个经商天才 亡灵法师弱?杀一怪一属性点! 影视编辑器 潜龙抬头 内娱,重生打造顶流再就业不许糊 逐我出家门是你,我成首富你哭啥 一人之下:晒太阳就变强?我直接点满八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