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2隋唐五代

第七十一章 振兴后唐——郭崇韬(3/5)

目录

郭崇韬三次上奏折,坚决要求辞去枢密使的职务,李存勖每次都安慰他,没有同意。郭崇韬又进行第二步,密奏李存勖,请立刘氏为皇后,然后又上奏章列举当今应当做的二十五项大事,都是很切合实际的,有的是一些便民得人心的措施。然后,又坚决辞去他所兼任的节度使的职务,李存勖准许了。

刘氏被立为皇后,李存勖和刘氏都很高兴,二十五条大事也说明郭崇韬在治国方面确实很有才干,而且以后李存勖确实很多都照办了,对治理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郭崇韬还是常被宦官和伶人们诽谤诬陷,郭崇韬一直在寻找更好的脱身避祸之计。河南有一个县令叫罗贯,人很正直,由于秉公执法而得罪了宦官和河南尹张全义,张全义又在他的义女刘皇后面前诬陷他,宦官也在李存勖的耳边说他的坏话,郭崇韬明知罗贯冤枉,极力为他排解,而李存勖竟然听信谗言,将罗贯斩首示众,为不让郭崇韬劝止,李存勖竟自己将宫殿门关上,不让他进去。

机会终于来了,到蜀中出使的人回来报告说那里的政治非常腐败,可以趁势攻取,李存勖就动了心,和郭崇韬商议进讨之事,在大将的人选上,本来应该是当时任诸道兵马总管李嗣源,但郭崇韬认为这是个很好的立大功的机会,有了大的战功,便可以制约那些排挤他的宦官了。

于是,他对李存勖说:“契丹经常侵犯我国边界,全仗总管李嗣源来抵挡保护边疆。臣以为您的儿子德望很高,但应该再立战功以服众人。而且按照旧例,由亲王为元帅掌握讨伐兵权,一可以助士气二可以威慑敌人,这样取胜也就不难了。”李存勖对自己的儿子李继岌很是宠爱,但还是推让一番:“小儿年幼,怎么能独自领兵呢?爱卿选择一个副将辅佐他吧。”郭崇韬一直没有提供人选,他的目的是让李存勖选自己,那他便可以去征讨蜀中,立功自保了。李存勖明白后便对郭崇韬说:“副将还是爱卿当最好。”君臣之间在这件事上配合得很默契,最后由李继岌任都统,郭崇韬任招讨使,出兵攻打蜀国。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临出兵时郭崇韬还对李存勖推荐了以后蜀中统帅的人选,以表忠心:“臣本无才,勉强当此重任,凭陛下在四海的威望和众将士的舍死苦战,这次肯定会得胜还师。如果以后选人治理蜀中,就用孟知祥吧,他忠信而且有谋略,朝中如果缺人辅佐,张宪、李琪和崔居俭都可以重用。”李存勖点头答应,还专门设酒宴为众将送行。

郭崇韬的军事谋略确实非同一般,为慎重行事,确保成功,他充分利用了《孙子兵法》中“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战略原则,派兵先去攻占凤州,凤州守兵不战而降,郭崇韬得到大批粮食和兵员八千,确保了万一退兵时的归路畅通,以免被敌人截断后路,腹背受敌。接着,郭崇韬又出兵迫使三泉等地归降,充分补充了以后所需的军事物资。

此后,军事攻城略地异常顺利,前蜀政权在短短70天的时间里便被灭亡,前蜀后主王衍也投降了。历史竟如此相似,三国时期蜀国也是被北方的魏国灭亡,而且阿斗也是投降了。历史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就是蜀地先乱而后治,这个地方很富庶但军事力量不行,一旦有北方的军队大举进攻,就很难防御了,诸葛亮经常出兵北进,其实也是一种以攻为守的策略,但时间一长,君臣安于享乐,这个地方就很难再守住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李二,还钱 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 面板之下,一证永证 穿越清朝成为胤禛嫡福晋 花样打工王 锦衣暴徒:女帝龇牙都得挨一巴掌 四合院之槐花不是贾东旭的 天品灵根,绝世仙途! 快穿:一不小心,我又上教科书了 欲撩太子,猫猫她又软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