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权倾朝野——裴延龄(2/5)
班宏去世,唐德宗令裴延龄代理本官事务,兼领度支,裴延龄知道自己不懂理财之道,就设立很多名目,和度支处的老吏一同谋划,谋求皇上的恩宠,于是上奏说:“天下每年出入的金钱和财物,新旧相加,经常不少于六七千万贯,只有一个库房出现遗漏散失,且无法调查。臣请求在左藏库里分置别库,包括欠库、负库、耗库、剩库等以及季库、月库,用来装纳各种钱物。”德宗听从了这些建议。裴延龄只是想多立名目来眩惑皇上,实际上并没有增加钱物数量,反而虚耗人力和簿书。
裴延龄升任度支之后,上奏请求令京兆府用两税青苗钱,购买一百万围草送进宫苑中,宰相陆贽、赵憬商议此事,认为:“如果这么做,那么京兆一府的百姓,从冬天到夏天,搬运都搬不完,其他各种役使供应,也必须全部停掉,而且还妨害农业。请求令府县裁量购买两三万围,都贮存在近处,什么时候需要了就可以支取。”京城西边有低湿的洼池,时时有芦苇丛生,不过几亩地大小。裴延龄就上奏说:“廊马在冬月应当在槽里饲养,到了夏天则要放牧。臣近日寻访得知长安、咸阳交界处有几百顷的陂池,请求将它作为内廊牧马的地方;而且此地离京城只有十几里地,和在宫苑廊里没什么区别。”皇上最开始相信了,便对宰相言及此事,宰相回答:“恐怕根本没有这个地方。”
德宗就派官员验视,事情果然是假的,裴延龄因此又惭愧又恼怒。他又诬告李充为百姓妄求多年的和市的购物价格,有诏特令折算填补,称之为“底折钱”。裴延龄曾借着奏对的机会请求把积年钱帛拿出来充实国库库藏,德宗问:“这样可以得到钱物吗?”裴延龄上奏说:“开元、天宝年间,天下户口达到千万,百司公务纷乱繁杂,官员尚且时时有缺;自从变乱以来,户口减损大半,现在一名官员可以掌管多个部门。臣请求从今往后,内外百司有官员缺少的,不需要再补充,把缺官留下的俸禄拿来充实国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