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权倾朝野——裴延龄(1/5)
裴延龄,字寿,自号”小裴“,河中河东人,唐朝中期奸臣。宰相卢杞擢为膳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迁祠部郎中,得罪宰相张延赏,出为昭应县令,入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在位期间,滥行弊政,扰乱国家经济,事上极尽谄媚,屡出妄言,打击异己,权倾朝野。深为唐德宗所信任,一度打算让其担任宰相,因谏官阳城、顾少连等人的切谏未果。去世时终年69岁,唐德宗追赠其为太子少保,加谥号为“缪”。
裴延龄,其父裴旭曾任和州刺史,在乾元末年任汜水县尉,适逢东都洛阳沦陷,便寓居鄂州,整理编辑裴骃所注释的《史记》的缺漏之处,自称“小裴”。后来,华州刺史董晋征辟他任防御判官,黜陟使又推荐他有才能,调任太常博士。
卢杞担任宰相,提拔他为膳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改任祠部郎中。崔造担任宰相,更改度支事务,令裴延龄掌管东都度支院,等到韩滉总管度支,朝廷征召裴延龄前往京师代理本官职务,结果裴延龄没等诏书下来,就立马直接去集贤院上任。宰相张延赏厌恶他的轻率,把他调出去任昭应县令,裴延龄和京兆尹郑叔则辩论是非,言语中攻讦郑叔则的短处。当时,李泌为宰相,和郑交厚,中丞窦参依仗恩宠,厌恶郑而保护裴延龄。郑叔则因此被贬为永州刺史,裴延龄则改任为着作郎,窦参不久做了宰相,任用裴延龄为太府少卿,转任司农少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