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攻屠石堡——哥舒翰(3/5)
哥舒翰嗜酒如命,醇酒美人,时时相伴,以致身虚,在他入朝面圣的路上,行至土门军时,因为洗澡导致突然中风,昏迷很久方才苏醒过来,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回京以后,只好在家中闭门不出。杨国忠与安禄山的矛盾越演越烈,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十五万蕃、汉兵,诈称奉了朝廷密旨,以讨伐杨国忠为名,杀向洛阳、长安,长期以来,唐朝的兵力布置外重内轻,安禄山的部队战斗力甲于天下,一时间叛军长驱直入,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很多郡县。
唐玄宗这才大梦初醒,仓猝部署对安禄山的防御,他让名将封常清、高仙芝领兵御敌,无奈双方实力相差太大,唐军一路败退,洛阳失守,只得退守潼关,坚壁不出。唐玄宗接受不了这样的挫折,又听信宦官边令诚的诬陷,派人将封常清、高仙芝斩首示众,朝廷丧失了两员经验丰富的大将,为后面的惊天祸患埋下了伏笔。
这时,唐玄宗想到了病废在家的哥舒翰,虽然哥舒翰以身体原因极力推辞,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皇帝的任命。唐玄宗又让田良丘充任行军司马,马军指挥王思礼、步兵指挥李承光等人担任属将,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临行,唐玄宗亲自饯行,让百官到郊外相送,又加封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哥舒翰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安禄山在洛阳自封大燕皇帝,他的族弟安思顺因为事先向唐玄宗告发安禄山的谋反图谋,因此没有被唐玄宗问罪。但是,哥舒翰一向讨厌安思顺,就让人伪造了一封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假装在潼关城门口抓住送信人,让安思顺背上了无法辩解的黑锅,安思顺和弟弟安元贞都被朝廷处死,家人都被流放到了岭南荒芜之地。
一向支持哥舒翰的杨国忠也感到后背冷嗖嗖的,他担心哥舒翰下一个要清除的敌人就是自己。当时,人们都认为安禄山的叛乱是杨国忠的逼迫所致,所以哥舒翰的部下王思礼就劝说哥舒翰:“安禄山造反,是以清除杨国忠为借口,如果我们留兵三万镇守潼关,其余精锐回师京城,诛杀杨国忠,安禄山的进兵就没了借口,这是汉挫败七国的计策,你认为怎么样?“哥舒翰也有此意,但又考虑到,真要如此行动,自己就成了安禄山第二了,最终没有采纳王思礼的意见。
二人的谋划很快传到了杨国忠那里,杨国忠担心死无葬身之地,为了自保,杨国忠想出了一条对策,他征得了唐玄宗的同意,招募了三千精兵,由心腹统领,日夜训练,又招募了一万人屯兵灞上,由心腹杜乾运统领,名义上是抵御叛军,实际上是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心知肚明,马上上表请求将灞上的军队纳入潼关军队的统一指挥,又以商讨军情为名,将杜乾运召到自己的大营,将其斩首,吞并其军,经过这次较量,杨国忠恐慌万状,哥舒翰也整日不安,一将一相,都在心里打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