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棉花阁老——刘吉(2/5)
刘吉的父亲去世,按规定刘吉须回家守丧三年,但宪宗却下诏继续起用他,刘吉一方面假惺惺地再三上书推辞,另一方面又暗地里走贵戚万喜的门路,皇帝最终没有同意刘吉的推辞。这一年,刘吉参加纂修的《文华大训》一书写成,宪宗进刘吉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宪宗后期日益荒政,而阁臣又无所规正,各部尚书亦多属平庸,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三阁老指‘万安、刘珝、刘吉’,六尚书指‘尹旻、殷谦、周洪谟、张鹏、张蓥、刘昭’。然而,“纸糊三阁老”中,刘珝又稍稍优于万安和刘吉,还曾痛骂万安“负国无耻”,万安和刘吉设计陷害刘珝,但表面还装出搭救他的样子。这年九月,刘珝被迫退休,其后,彭华、尹直相继入阁办事,而万安、刘吉的朋党势力越发巩固了。
孝宗即位,内阁有阁臣三人,万安为首辅,其他两人,尹直得妖人李孜省的援引入阁,刘吉则结好贵戚万喜,他们只要官位稳固,按年资进级,什么丑事都干得出来。孝宗即位后,庶吉士邹智、御史姜洪上书弹劾内阁辅臣,说万安、尹直与刘吉都是小人,应当从内阁中开除出去。为此,刘吉对邹智、姜洪恨之如骨。孝宗免除了内阁首辅万安和阁臣尹直两人的职务,留下刘吉继任首辅,增补了新阁臣徐溥和刘健两人入值内阁,参预机务。
刘吉任内阁首辅后,为了结好科道官,以免他们继续揭发自己,曾建议超迁科道官,但科道官不吃他这一套,对他的揭发没有停止。左庶子张升,御史曹璘、欧阳旦,南京给事中方向,御史陈嵩等相继弹劾刘吉。刘吉非常恼怒,找到一个借口将张升驱逐出朝廷,接着,又数兴大狱,将邹智、方向囚禁起来贬到边远地区,姜洪也被贬官。刘吉又和宦官蒋琮合谋,将南御史姜绾等逐出朝廷,由于刘吉利用手中的权力排挤异己,使当时的台署都空闲了起来,从此,朝内外大臣都不敢正视刘吉,弹劾他的人也减少了许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