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二十八章 建立陈汉——陈友谅(3/5)

目录

这位天完国皇帝手下的几位大将相当厉害,赵普胜就是其中之一。赵普胜,江湖人称“双刀赵”,假如用《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上的说法形容,大概可以说成是“双刀舞将起来,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富有韬略,在天完国创建的过程中,战功赫赫,因此成为陈友谅图谋徐寿辉时,所必须除掉的一个障碍,加上朱元璋不断派人散布谣言,于是这位威望很高,且对天完皇帝忠心耿耿的将军,被陈友谅轻轻地安上一个图谋不轨的罪名便杀掉了。

《明史》在评价陈友谅时,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此人具有极强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好弄权术且狠辣,他不停地干坏事,其所作所为,距离一个“义”字,相去可谓远矣。然而,他却敢于把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义”,并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各个派别的各路人马,相当迅速地整合到自己麾下,由此,可以看出其枭雄的本事与特色。

历史上相当着名的鄱阳湖大战,可能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上投入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大会战,也是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决定生死的大决战。大战中,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共为八十万人,其中,陈友谅投入六十万人,朱元璋投入二十万人,大战持续时间近四十天。整个鄱阳湖上,漂浮着数不胜数的尸体,愁云惨雾之间,湖水为之色变,以至于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湖边的人们不敢捕食湖中的鱼虾鳖蟹。

陈友谅昔日作为所累积起来的恶果,在这次大会战中显露出来了,先是除去倪文俊,并将赵普胜、徐寿辉杀死后,他们手下几员相当厉害的大将如丁普郎、傅友德等,许多人陆续叛投朱元璋,傅友德后来成为朱元璋麾下独当一面、战功极为显赫、几乎百战百胜的将军。丁普郎与邹普胜、赵普胜等人同是白莲教中“普”字辈的、义气深重的兄弟,对陈友谅极为愤恨,发誓要一命换一命,陈友谅必须用自己的脑袋,作为背信弃义的代价。因此,在鄱阳湖大战中,这位丁普郎完全是一副不要命了的打法,意思很明白,就是只要能干掉陈友谅就行,自己死活无所谓,最后身受十几处伤,仍然大呼杀贼而不退。《明史》记载说:“普郎身被十余创,首脱犹直立,执兵作斗状,敌惊为神。”意思是说,他血战到脑袋已经掉了,身体还直立着,双手操兵器,一副拼命打斗的架势,敌人大为惊骇,以为是战神下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之光耀天使重塑世界 谢谢你,拯救我的人生 我的宝可梦有亿点小问题 游神星曌 李三古堆 春秋晋国风云 都市龙医:我和绝色老板娘的孽缘 快穿恶女人生,不做主角踏脚石 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