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论罪篇(下)(3/5)
蓝星有个叫福尔摩斯的侦探曾经说过。
“当法律无法给当事人带来正义时,私人报复从这一刻开始就是正当甚至高尚的。”
而张三的行为在儒家的观点中,更是具有合理性。
《礼记》有载: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子夏向孔子请教说:“对于有杀父之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孔子说:“睡在草席之上,头枕着盾牌,没有任何职务,当以时刻想着报仇,绝不和仇人共处一世。不管在什么地方,武器都不离身。如果是在市上或公门相遇,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
张三杀文破军的犯罪动机是为父报仇,在儒家的礼义之上,这种行为不但不需要谴责,甚至得到儒家诸位先生的肯定。
国朝虽然不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作为当时最大显学的儒家,在国朝占据的地位极重,制定刑律之时也会参考儒家思想。
若是照此来看,张三的刑罚还会再减一等。
杨清源放下了笔,剩下的事情,要等堂审之后才能定论。
次日清晨,狄知远来到了杨清源的书房之中。
“大人!那三个仆役招了!”
“哦?!这么快?!”杨清源露出意外之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