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大魏春

第四二九章 适逢其会,顺势应时(3/5)

目录

“军国大事怎会这般儿戏,而你又可知临九寒冬起兵十数万,会造成多少无谓的死伤,难道仅仅是为了予先帝复仇?

且先帝临终前诸般皆能安排周详,为何独独不提复仇之事?只因对于国事而言,仇也罢,怨也罢,均是不值一提……

便是我敢这般任性,朝中衮衮诸公又岂是愚昧、无知之辈?只因出兵平叛迫在眉睫,已到了不得不出的地平。

我之所以请命,只是顺时应势,水到渠成。确实如你所言,朝中能征擅战者何其多,予我相比,年长德劭之将更是多如牛毛。

但因诸公投鼠忌器,且多方制衡,便是名将如云,却选不出一位可令八辅皆能满意的领军之材。

如杨大眼,因钟离之败,被先帝发配至营州吹了三年的冷风,谁敢保证他未对先帝心怀埋怨,像梁州刺史元丽、陇西郡守崔祖螭一般,愤然从逆?

且因其与元英多年从属,相交莫逆,故而若杨大眼得盛回朝,元英必然势大,这与其余七辅、及你与陛下而言,皆非幸事……

再如李韶,因李辅诸子从逆元禧之旧事,陇西李氏素来被不被先帝所喜,且被分化、排挤多年。朝廷因此而有顾虑,又因李韶与崔、刘二人交好,故而其余六辅也不愿他领军……

诸如这般,不胜枚举:且只看我麾下这两万擅战之兵,为何不独选一军,如卫府、如中军、或是羽林虎贲,不论那一府,独一卫即可成军,却非要七拼八凑?

便是因八辅内耗,互相算计之故。也是我年只双九,只因幸进而骤贵,军功并无多少,资历更近于无,却能被登台拜将,授于仪同三司之征北将军的原因所在……

其余不论,除元澄与元英,我与其余六辅交情皆非同一般,便是功劳再大,至少八辅能利益均沾……”

李承志顿了顿,又极为认真的看着高英:“退一万步,便是为了多些军功傍身,洗去这幸进、佞臣之名,予朝中站稳当些,好护你周全,我也该夙兴夜寐,发奋为雄。

而你以为,宫中那夜予你‘我但有一口气在,必保你平安,更不会让人欺辱了你’之誓是敷衍之词?”

听到这最后一句,高英眼中猛的射出两道精光:“真的?”

李承志铁青着脸:“我就不相,这些道理,高司空未予你讲过?”

“叔父是叔父,你是你,岂能一概而论?”

高英咧着嘴笑着,但脸却像是水洗的一般,“若是你早些如今日这般与我坦言,我又……我又何苦撕心扯肺般的忧心……”

若是平时,我即便讲了,估计你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此时之所以会信,只是因你觉的我对元恪情深意重,必然不会在他陵前予你说谎而已。

他生前我都敢骗,何况死了?

但扪心自问,今日这些话,还真就无半句虚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从津门第一开始 深渊里的修骑士 五行修仙记 我有一枚两界印 快穿目标干掉主神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高达SEED之最后的归宿 霍格沃兹召唤图鉴 美漫之融合 明末:我行我上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