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 适逢其会,顺势应时(2/5)
“他……他显灵了?”
高英浑身一抖,哆哆嗦嗦的抬起手,直指墓碑。娇驱急颤,就像被拔动的弓弦。嗓子里仿佛藏着一根锯条,在不断拉扯,声音沙哑致极:“是他……他来了?”
即便李承志不信鬼神,还是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了一丝诡异的阴森感:“是风……风而已……”
“怎可能是风?”
方才还是粉面桃花,此时却惨白如土,高英分明已怕到了极致:“只因我都告诉了他……看你进来,他恼怒致极,分明……分明在质问于你…………”
李承志猛的一僵,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陈杂,蠕动了一下嘴唇,却不知该说什么。
古人讲究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笃信灵魂不灭,故而才有祭、才有祀,且传承数千年而不哀。
不是没有不信鬼神的,但实属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高英怕成了这般模样,可见下了多大的决心,鼓起了多大的勇气,才与元恪陵前坦诚布公?
“你……你这是何苦?”
“何苦?我那日也这般问你,你只说不苦……而你又知,我有多苦,又有多怕?怕你一去不返,只余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我甚至想过,若真有那日,不如一了百了,彻底解脱……故而今日才来了此处,予他请罪……”
高英猛的转过头,紧紧的盯着元恪墓碑,眼中泪花闪现:“莫说先帝真的……真的显灵,就算到了九泉之下千刀万剐、火烧油炸,我也认了……总好过倍受煎熬、度日如年……
我明知万般不妥,稍有念想都是大逆不道,但就如鬼使神差,实难自禁……而就如那夜予殿中所言,我不敢多有奢忘,不求你能待我如何,只望……只望日能见你一眼,我就……我就心满意足……”
短短几句,高英已是面如水洗,哽咽难言。生怕哭出声来,贝齿紧紧的咬着嘴唇,唇间隐见血迹:“我……我只求你平安归来……你若不信,我敢予先帝陵前起誓……”
李承志心中“蓦”地一震,仿佛有一只纤手在心弦上轻轻一勾。又如饮了一杯烈酒,直达心脾,激出了一股热血,流入四肢百骸。
石头被捂久了,都能捂出几分暖热,何况人心?
“我那夜曾言‘你想多了’,并非敷衍之语。而我自始至终都未有过‘以死明志’的念头……包括先帝驾崩之时吐血晕厥,而后一夜白头,也并非全因先帝之故……”
李承志看了看元恪的墓碑,又看着高英,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但任我百般解释,却无人肯信?你不信,文君不信,高肇、元嘉也不信,文武百官更不信……甚至父亲、母亲也不信……我徒之奈何?”
“我不信!”
高英就像是在复读一样,用力的抹了一把眼泪,“朝野君言:你待先帝如精贯白日,日月可昭。故而才请命领军,誓死都要为先帝报仇……若不得胜,誓不回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