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九章 葫芦僧判葫芦案(3/5)
一听是三颗碧玉宝珠,李承志已然有了几分猜测。再一听“一碰就碎”,心中更是确定了十成十。
好个元乂,赔不死你?
不多时,几个力士或抬或抱,搬着几口箱子入了殿。
均不大,也就尺许方圆,但其中四口,竟是各由四个力士抬上殿的。
等打开箱盖,一抹金黄映入眼帘,众臣不由一滞。
财帛动人心!
莫说郭氏所称的“千万金”之巨,便是这些真金,也足够元乂铤而走险了。
又往旁边看去,但见三口小箱内各置有一颗绿珠,约有拳头大小。也确如元乂所说,玉面稀碎,黯淡无光,比之常见的翠玉还不如。
至于另一口箱中的几块石头,只是泛着几丝莹绿,更不见出彩之处。
看了一阵,众臣狐疑的盯着郭玉枝,好似在问:就这几样事物,怎就值到千万金之巨了?
郭玉枝眼神微凝,看着李承志:“承志,且将玉珠呈于陛下,再以衣物蔽之……”
这些尽是李承志赴河西时捣鼓出来的,他不比谁清楚?
装样子罢了。
李承志微一顿首,抓起其中一颗,轻轻放于皇帝案前。又恭身朝两侧的于忠、刘芳、崔光、刘腾等人道:“烦请诸位公卿助之:以袖遮光,便可一睹宝珠之真容……”
“竟要遮光才能一睹真容,莫不是垂棘或悬黎?”
崔光边上前边狐疑道,“莫说这般大的三颗,便是将你李二剁碎了按两卖,也卖不来鸡子大的一枚……”
嘴里讥讽着,依李承志所言,几个举起宽大的袍袖,将珠子遮了起来。
“留点空,别挡着朕……”
皇帝扒拉了刘腾一把,将头伸了进去。
刹那间,竟似无中生有,玉珠上“莜”的冒出一道光,照在的元恪脸上。映的他双目如灯,满脸惨绿,就似鬼一样。
刘腾不由失声:“真是悬黎?”
他身为太府卿,掌皇帝宝库,还真就认得这东西。
但即便内库之中,也只有颗而已……
于忠的心直往下沉。
战国时,晋曾以垂棘之璧为饵,假首与虞以代编……
秦时,始皇在陵中以悬黎代膏烛……
后汉时,光武皇帝之妻帝郭况,悬明珠与四垂,昼视之如星,夜望之如月,以炫耀其富有……
样样都与皇家脱不开关系!
再看富甲天下的颍川王元雍与河间王元深斗富时,都无这般宝物,可见其珍贵罕见?
一颗便价值连城,若是一车呢?
皇帝早已派人问了个清清楚楚:因无故扣了真金与三颗宝珠,郭氏不应,遂而索要。元乂继而恼羞成怒,命禁卫掀翻了其中一辆车驾。
按郭氏所言,车上那一碰就碎的怪石,竟皆是雕磨这种玉珠的原石?
元乂惨了……
但区区祖居李氏,哪来的这等宝物?
于忠能想到,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
崔光暗恼不已,恨不得将嘴缝起来:早知真是这东西,他哪会调侃李承志?
皇帝满面狐疑,盯着郭玉枝与李承志:“不想祖居李氏底蕴竟是如此之厚,竟有这等宝物传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