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校友白志清(4/5)
江奕也是忽然想起来,这个年代对于户口还是无比看重,尤其是京沪等大城市,户口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如果没有超高的诱惑,就只能寄希望于白志清这种受到排挤的人员。
这种概率太小了,支撑不起一个大湖城的雄心。
只是有一点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资本的介入让大学的分层提前了,而且效果比教育主管部门来得更猛一些。
师生的反应先不必说,校领导也有出席的,他们也在向李启山这边张望着,估计是要有长远合作打算了。
“接下来请巨潮bp机投资方代表致辞。”主持人第二次邀请李启山上台。
“我这算是二进宫了,谢谢大家的热情支持。”李启山老人家难得地幽默了一把。
明理楼落户燕京邮电大学,投资人全资打造一座标志性的建筑、新时代的大学图书馆。
何董事上台展示了图书馆效果图,说明下一步将在全国著名大学捐资建造20个图书馆。
太震撼了。果然“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格言没有错!
又有人举手想要问问题,大家忍不住哄笑了起来。
难道对于捐款也有疑问?
“我是光华大学教务处的,非常感谢贵方对于高校的支持。我记得你们捐资修建的第一个明理楼好像是在人民大学吧,是不是对京城情有独钟?”原来是申城的日月光大学,竟然也到了燕京邮电大学来蹭车。
“我来回答一下,”何董事接过了话筒,“之所以前两所大学都选了燕京,主要是董事长送她的亲属来燕京读大学的时候发现有这些需要。等到明年或者,我们会考虑去申城考察。”
香江人还真是张口就来,不过这样倒是非常应景。
“她得到亲属是不是在人民大学?”
“这个是公司的机密,不方便透露。”经过香江资本市场的多年熏陶,何董事说起这些来贼溜。
“我们欢迎你们去申城,去我们学校看看。”光华大学教务处的老师在一片学生的哄笑声中赶紧退场了。
终于可以安静会儿了。
只是,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一个中年女人倔强地站着,语音里充满了怨气:“你们这么支持文化艺术事业,为什么不去关注传统戏曲?现在戏剧事业都成了什么样子?”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外校来蹭热闹可以忍,大家都是大学、都缺钱,戏曲专业也要搭便车?
而且人家是支持文化事业,你们艺术事业相关吗?
台上站着的一帮人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些郁闷。可是那个女人就是不坐下。
江奕看着江正纯,这个家伙死活不肯上台亮相,像是狗肉上不了桌,让自己培养一个标志性人物的念想无法实现。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