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法治VS儒道(2/5)
而贵族政治,其礼乐制度,维护的是一群贵族们的统治。关东六国,之所以迟迟不效秦国变法,不是不变,而是根本变不了。其根源就在于,贵族势力极为强大。
这利益的分歧,尤其在秦国强大起来之后,秦国和关东六国便越走越远。而秦国的强大是一方面,但是中央集权统治的优势也不断冲击着关东六国的贵族。于是秦国就成了关东六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六国意图抗秦,接连发兵,而秦国靠着法战人,却一直向东猛推。
而关东六国,还是延续了周王朝的贵族政治。贵族政治的衰落,终于到了尾声。而彼时的秦国,又在嬴政的带领下,走向巅峰。
事实上,秦国对关东六国的胜利,其实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贵族制的胜利。
自秦汉之后,华夏也便再无贵族。
而儒学,在法家治国之道的接连冲击下,连连败退……
此时的儒学,并非后世的儒学。先秦的儒学,从一开始被创立,其实是为君王用的,那些条条框框本就是用于教导君王要为‘圣人’,即完人。
而后世的儒学,是给被统治者用的,三纲五常,连同宗法制层层嵌套……(此处不再多论。)
韩赵魏覆灭,代、燕两国苟延残喘。信奉儒学的国家,如今只剩下一个齐国。
而天下士人之所以被称之为士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知识分子,更重要的,他们中大部分人信儒,也就意味着,他们贵义。
这贵义之士,自然是半月前下狱的周子,此子扶苏也算是见过了。不怕死,好家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