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开局就进陵寝

第113章(1/5)

目录

当六科盖上官印,黄子澄也就等来了一直想要的这个机会,再也没有了阻碍,现在只等正式上任,再要注意的就是以后与户部尚书的相处了。

虽然他也是挂着尚书的名头,但是虚衔与实职的区别他还是一清二楚的,宋朝政治格局讲究制衡,朝堂官职也就是层层架空的局面。

不像欧洲靠一部神话小说当历jj史,在中国一直都有着历史传承,有好处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用前朝历史来借鉴今朝,让当政者有足够的经验。

而坏处也就更明显,历史上所有失败了的事情到了今日,全部都是不能提及的禁忌,有五代之祸则防武臣,有北宋之亡则防变法。

这些在汉唐之时全然不当回事的事,到了今日的大明都是成了不可提及的事情,试错成本大国家的政策也就变得保守。

所以有人就怨不得朱允炆如此谨慎了,实在是这次机会不好好把握,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甚至会导致士绅们变本加厉的去侵占民田,那就是他朱允炆之过了。

现在机会也给了,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朱允炆全力支持,甚至都有给他配一个性格弱一点的上司的想法,考虑的也是黄子澄本身的一些问题,难以更改。

不得不说黄子澄迈的这一步棋是走对了,在都察院当一个副职中的副职,与户部尚书所掌控的国家行政资源完全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要知道在此时的大明足以称得上是极盛时,哪怕是后世所宣称的仁宣之治再辉煌,也许在入口、民生等领域没法比,但是在组织协调,政府资源调度、财政收入等方面如何能与国初相比。

只要黄子澄在这个位置一日,那户部财粮,也就是大明国库就是对他不设防的,这能干的事情太多了。

至于最后事情成不成,这不是事在人为嘛,不管是利益交换、相互妥协什么的,都是可以商量的,不能拿国家资源,那自己个人的总没有问题,而这也是朱允炆对他的期待。

一个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意区区短期利益,他看重的是自身的仕途,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不过事情再大,国家也不会缺了具体办事的人,朱允炆的精力也不可能一直关注在这里,他是大明皇帝,不是户部皇帝。

时间进入八月,朱允炆终于抽出时间来办一场在皇宫的家宴了,针对宗亲问题也一直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

实际上时间拖了这么久,国家对籓王的政策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朱允炆也没用想着去保密,也正因为吃了这颗定心丸,在京、不在京的籓王们才没有闹事,一直是安分守己。

也不是朱允炆不想早点处理完,只是他没办法,家国天下,大明价值观所在,如此,宗亲问题也就从来不是单独的问题,有此基础,宗亲大宴的规模也就小不了。

这段时间皇帝的小金库哗啦啦的流淌,他也很心疼,但是毫无办法,已经是亏待宗亲了,朱允炆也有一丝补偿的心里,终究这些叔叔们一直都是支持他的。

只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影响才不得不行此不是办法的办法,实际上他也知道籓王于社稷有功,就目前看来也没用无法乱纪,难以处理之辈。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最强都市仙尊秦朗林馨儿 夏暖韩晟轩 秦城林倾城_ 王超林淼淼 林子铭楚菲 医见不钟情钟晴慕程洛 苏阳林楚依* 世俗大亨 夫人又耍赖了陆怜儿思哲 末世:全球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