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此时大明(1/5)
建文初年七月,内阁在纷纷扰扰中结束了争议,各项工作随之进入正轨,各地方政府、中央机构按指导开始正常运转。
当朱允炆正式批复免去郁新户部尚书职位的消息传出后,有人不免吃惊,从建文年号确立到今天,朝廷更新的六部尚书职位已经达到了两个了。
一个礼部尚书,一个户部尚书,官位的频发更迭,让一些政治嗅觉灵敏的人闻到了一些别样的味道,原以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的政策安排已经告一段落的,他们足够安稳的人,现在再也没用这份心思了。
不论更迭的原因是什么,总有人是能从中觉察到事件的发展越来越有利于天子了,更迭的越不容易察觉就只能说明天子的手段越高明。
按照谁受益谁主使的原则,谁敢说这些和陛下就没有关系呢?
群臣忍不住心中敬畏,当初是谁说陛下是个儒雅君子,对他们儒臣很友好的,来来来,站出来,保证打不死你!
就这不动声色间完全掌控局势的帝王学问,是个儒生能领会的?怕不是石乐志吧?
认识一步步下移,陛下不简单的结论,开始是顶层政治人物的共识,但是中下层却很少有人知道,对陛下的映像还是一如当初。
不能怪他们反应慢,一个是接触少,第二个是刻板印象难以抹除,要怪只能怪身体还是那个身体,但是灵魂却早已换了。
朱允炆虽然看着很懒,实际也很懒,但是起码一点,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得不足之处有着深刻的认识,不懂就要多看书,不懂就只能动不如静,到现在终于开始显现成果了。
多学习,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锦衣卫监测天下,朱允炆对这些思想当然也有所耳闻,虽然夸他确实让他很高兴,但是从此减少了伴猪吃老虎的机会,还是让他很苦恼。
他情愿群臣永远都不会醒过来,永远都是认为他是个醇厚君子,这不比什么都好吗?
群臣永远陷入自己的幻想,而他也能从容布局隐藏在身后!
朱允炆摇摇头,不在想这些事,总言之,他已经积累到了根基,群臣现在有足够的认识,有坏处,但是也不是无法弥补的。
他看了看手中的任命书,已经把内容全部写好,盖好了他的章,只等下发了。
内容很简单,就是任命黄子澄担任户部尚书,主持废除免税田一事。
不过,这个户部尚书是个虚的,看着好看,但是手里的权利就只有牵扯到免税田废除一事才会有用了,专心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就不用想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