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教义(2/5)
这种情形,对笃信科学的方然而言,一度十分不解。
但在跨越了中学时代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水平后,他就很快透彻的意识到,在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中,教义的延续,甚至,时常会对科学进行反扑,都是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社会现象,根本上讲,并未脱离“无知与恐惧”的原始动机。
无知,继而恐惧,当现有的科学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无法解决一些问题时,就是教义登场之时。
至于说,连现阶段科学技术都无法解释的东西,是否能被无稽之谈的教义所解释,在被无知与恐惧掌控了的民众面前,只要能被为某些人的利益效命,任何荒谬可笑的胡说八道都可以大行其道,根本用不着去解决那些困扰着人类文明的,极其尖锐、且科学暂时还无法找到解决之道的问题。
归而总之一句话
人的意识与客观实在之间,往往有偏差,而且这偏差还可以被利用。
对这一点,不需要多么坚实的科学素养,只消认真对待人文科学领域的有价值研究成果,稍加思考,也不难看得明白。
即便许多人文学科的行内人,出于种种考虑,往往刻意回避这一点,也无法否认其正确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