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处处是坑 四(3/5)
这又是一件日军做事拖拉的具体案例,彭城所在的苏淮地区,说是要交还给金陵政府,但是经济方面的事务,华北方面军是拖拖拉拉的不肯移交,到现在苏淮地区的粮食,大部分还是归华北地区所有。
苏淮地区是传统的产粮大区,也是华北地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的粮仓,为了鼓励老百姓出售小麦,换取生活必需品,日军对苏淮地区实施了特殊的政策,配给棉布棉纱、燃料、肥皂、蜡烛、火柴、药品等物资,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老百姓总是要穿衣要过日子的。
但华北地区的纺织产业,没有能力大量的棉布棉纱,所以经过“中支那军票交换用物资配给组合”的联络,华北地区和苏淮地区形成了物资交换,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了两次交换。
一月二十日的彭城第三次物资交换协议规定,苏淮地区的彭城,以大豆三千三百三十三吨、芝麻一千六百六十六吨及其他物资,换取华中的棉布棉纱三千二百二十五捆,总价值在五百万联银券。
二月十二日的时候,双方签署第四次物资交换协议,彭城用四千三百吨大豆,换取华中地区的一千六百四十一捆棉布棉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