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韬光养晦(2/5)
青荷闻言心下惊诧不已:“逢哥哥身为古人,居然比我这个现代人还要思想先进?”
阿逢笑一笑又说:“父君说过,这世间亟需任劳任怨的实干家,至于治国安邦的君王,可遇不可求,不可指鹿为马,一蹴而就。倘若我的孩子志不在此,何必勉为其难,一意强求?这些都是后话,如今倒有一事,让我十分烦忧。”
阿龙忙道:“阿逢,何事烦忧?”
阿逢略一沉吟,又说:“阿龙,你也知道,华夏五千年历史闻名遐迩,优秀文明灿烂辉煌,传到咱们这一代,何其不易?怎能败在咱们手里?作为华夏子孙,我肩负着历史重任,既要保证其完整,又要保证其前行。
父君说过,和合一统,才是众望所归,更是大势所趋。
可是如何统一?谁来统一?这就需要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最能胜任的帝王,组成的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来真正完成。
自北鞑之祸,华夏历经百年发展,不断统一融合。桂地经纬便迈出第一步,不甘沦陷东吴铁蹄,宁肯委屈自己,不做国君,率众归附于我,也要维护华夏整体利益,接踵又有滇黔知乐。
北藏、北夏亦是如此,都是不堪北鞑淫威,纷纷归附了你西蜀。此等和合统一,兵不血刃,南华受益无穷。
再看北鞑西征,北疆被灭;东吴北伐,兵发北晋,收复中原之地。此皆征战杀伐,涂炭生灵,虽是促进统一,却也两败俱伤。
事到如今,华夏十国融合为神州四国。东、西、南、北大国各一,东吴、西蜀位于长江战略要冲,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若不是你西蜀全力维和,长江一带当真不知鹿死谁手。
纵观天下大局,我南虞最希望真心希望大家一条心,奈何卓云貌合神离,奈何东吴分崩离析,北鞑更是见利忘义。如今局势,看似四海升平,形若四角俱全,实乃潜伏着重重危机。
至于如何华夏一统,纵是父君之能,若不用兵,也只能望洋兴叹,何况我哉?每每念及于此,我便心若油烹。”
阿龙闻言,看着阿逢,心下一凛,却也无话可说。
阿逢沉吟片刻,又说:“古往今来,华夏无论由分到合,抑或由合到分,都少不了一样罪魁祸首——战争。国家分裂,天下一统,都从战争中来,到战争中去。这让苍生形成错觉,只有战争,才能统一思想,形成新秩序,建立新平衡,然后再失衡,再分裂,再战争,再一统,再平衡。”
青荷闻言点头:“纵观华夏历史,征来战去,循环往复,无止无休。依我之见,万众苍生误以为战争不可替代,一是野心家权欲极盛,感召极强,迷惑人心;二是战争本身便是急功近利,好似立竿见影,最能迷惑历史;三是战争结局刻骨铭心,永不磨灭,迷惑视听。无论如何,战争实属下策。不知我们的后代子孙,能否想出上策?”
阿逢望了她半晌,才说:“多数女人对战争没有狂热,反而评价客观。我是一国之君,肩负使命,比任何人都渴望统一。而我,却违背君王本性,厌弃战争。在我看来,无论何种理由,无论何种居心,无论何种目的,无论何种结局,战争最是可耻,最是可恨,最是可憎,最是可怖。可是,我无从选择,自战争中出生,却有期望,期望一生与战争无缘。但是,我又担心因一己之私,丧失华夏一统的使命,沦为千古罪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