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战前夕(上)(3/5)
张浚手握关陕六路及蜀中四路的重权,如此一来西军便有了一个强力的统帅,而且还获得了各路的人力、物力支援,西军一时间军心大振!张浚一心以恢复汉室的诸葛亮自勉,可是他不曾想,就在他前往陕西的同时,金国居然也改变了方略,想要集中兵力先在关陕一带寻求突破。
兀术的率军南渡之举,打乱了张浚的从容部署,此后淮东一带战事不利的消息相继传来,张浚本就有些急于表现,因而他打着缓解江南压力的旗号,决定先行向陕西金军发动攻势。
建言三年七月间,在邠州召集众将计议时,张浚说道:“张伯英【2】、韩世忠、刘光世各部新败,元气未复,一旦金军再次渡江,圣驾便有再次受惊之虞!而今我关陕各部虽仍在练兵整训之中,可也不能只顾自身,而不顾大局,更不能不顾及朝廷之安危!本使受陛下重托,宣抚处置川陕,自当以国家为重,以一己为轻,虽自视资望不足以堪当此任,然钦命如此,本使也只有鞠躬尽瘁之分了!”
刘錡、刘锡兄弟皆在座,他们是不同意主动进攻金军的,因而刘錡发言道:“宣抚高瞻远瞩,诚然乃是我辈所不及,然卑职尚有一言,供宣抚参酌!前敌虏在江南碰壁,短时内必不敢再谋南渡,今已有探报,敌虏有向西边增兵之势,卑职断言,其势必是志在关陕、巴蜀,可见敌虏已得高屋建瓴之要,而不会重蹈前辙!今我岳家军、韩家军诸部实则越战越勇,江南又是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纵然敌虏敢于冒险过江,也当讨不到什么便宜!而陕西为旷野之域,一马平川,利于敌骑兵而不利于我步兵,我部自当凭借坚城、要隘固守,奈何要主动出击,而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呢?”
刘锡附和道:“这几年我陕西精锐尽折,而今就只有为数不多的这点家当了,若还要拿出去硬拼,真不知将来何以守卫关陕门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