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闪耀的流星51(3/5)
他比顾长缨大几届,如今三十三岁,顾长缨不知道他大学时怎么样,但听师兄师姐们校庆时回来聚说起过,似乎还挺朴素的,就不知道小时候怎么样了。
“差,怎么不差,小时候零花钱每周每周给,提前花光了我父母也不会再给,就饿着好了,当然,怎么都不可能饿着,回家,蹭朋友还是什么都能填饱肚子的。”当时学习还不错,每次提前花光零花钱都是帮其他同学写作业挣来的。
也幸亏他老爸老妈从小对他早教严格,外语,英语,还是什么奥数班,导致他从小到高中都能够吃老本,英语和语文不学都行,数学稍微了解就行,不过其他科目也比较惨。
小学至初中玩得多,那段时间是真的开心,天天放学回来一帮人到这里那里浪荡,只不过高中了被逼着好好学,也怕考不上好的大学,所以渐渐卖力学习,底子还不错,不算多费力。
杨玏觉得这些都是早教的好处,虽然小时候自己是真的挺痛苦的。
现在的小孩……
需要学的就五花八门了,什么微积分编程……虽然他挺抵触的,但是也拉不住历史潮流这匹烈马,早教市场兴盛,加的课程越来越高大上,孩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家长苦,学生苦,可所有人都不敢停下来。
停下来或者放慢脚步意味着输在起跑线上,但……
人真的需要用一张张成绩表,看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来定义的吗?
人真的没办法改变这种任务为导向的过关斩将?而非学会了,掌握了喜欢的,需要的知识,技能,人生的征程上又前进了多少步为目标?
这段杨玏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学生最好的。
历史潮流是这样的趋势,在这个大环境里,他没法摆脱,不可能自成一派,终究被社会大流淹没,他只能努力让学生学得开心一点,找到学习的乐趣,以自己想学而去学
无论他们将来走到哪里,都是独特的自己,站出去时有值得骄傲的技能,不至于面对现实考验时茫然,觉得自己似乎白活了那么多年。
“不过,也有些人是真的热爱音乐,歌舞,表演,每次碰到这种带着赤忱之心的小孩子,我都会觉得很感动。他们不是因为其他物质原因驱动,而是真的喜欢。”当下他们不去考虑什么赚多少钱,只是先埋头苦干了再说。
如果碰壁那就凿开,继续前进,遇障碍则跨,遇困难就解决,实在走不通换条路也无所谓,不必过于执拗,也不会说动不动就放弃。
他们不需要知道如今还有多少和他们竞争着,他们又有多优秀,他们不需要知道这个行业如过江之鲫,又如何两极分化。
一贫如洗的有,千万富翁的也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