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民的存在感(3/5)
庄有成心底泛起一丝悲哀,苦笑了笑继续朝山顶爬行。
“年轻人,你要记住,我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存在感。”
老调解员接着解释道“山里人几乎是没有存在感的,他们只有不时地闹出点事来,镇上才会重视他们,然后派人来解决,他们便会从中得到一种满足。”
这番话把庄有成惊着了。
他猛然发觉,孤独的不止他一个,大多农民都是孤独的。
大多数人远比他一个人更重要,而在大多数人心里,他又是极重要的。
只是他和大多数人之间隔着一层窗户纸,互不理解,各自封闭,于是就都活在自己的孤独里。
那个老调解员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一个丝瓜,不只是一个丝瓜,而是寄托着期待和希望的精灵。
诗人们喜欢借物抒情,农民也懂得借物抒情,只是农民抒发出的情感比诗人的诗还要艰涩难懂。不懂得农民怎么会懂得他们的情感。
庄有成就是在那次去山顶村的悬崖上,懂得了自己的乡邻,懂得了自己,解开了心结的。
从此他的孤独掉进了山崖下面,他站到了山顶,极目四望,豁然开朗。
后来,庄有成做镇长时,争取资金将山顶村搬迁到山下,让那个“大多数”都走出了孤独。
庄有成收回思绪,把当年那个老调解员的话转述给枣儿。
“你的存在,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存在感。”
庄有成说完,有意停顿了许久,给枣儿留出思考的空间。
然后又说“其实,他们比你更孤独,你只要真实地存在于他们中间,便解决了他们的孤独问题,而随后你会发觉,你已经不知不觉走出了孤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