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农民的存在感(2/5)
庄有成没想到,世事轮回,女儿会重复他当年的痛苦经历。
这个时候,他还能再劝枣儿回头吗?不能,枣儿的孤独是缺少理解,如果他像黄红一样絮叨和指责,无疑是将枣儿朝孤独的深处再推了一把。
庄有成在枣儿身边坐下来,轻轻搂住她的肩,努力地回想当年自己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庄有成跟着一位老调解员下村处理纠纷。
那个村庄在山顶上,当地人称为“山顶村”,上山下山要靠一条绳索。两人在山底下锁好自行车,拽着绳索一路步行向山顶攀爬。
仿佛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惟一不同的是,不会因缺氧而死,只会因为一步踏空掉到悬崖下面摔得粉身碎骨。
老调解员脸上的皱纹像老枣树皮,每一个皱褶里都有故事。他干了一辈子调解员,所有的故事都和调解有关。
他在前面稳稳地踩着前人停下的脚窝,边走边讲他的故事。
“山里人的是非全是憋出来的。人成天闷在山窝里,地少活计就少,力气用不完自然要发泄出来,因此常常会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老调解员说。
“不光是山里人吧,农村人的是非哪一件不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呢。”庄有成说。
农村安静得像一汪池塘,听上去很美,其实一旦身处其中会发现,那就是一汪死水,夏天会有许多鱼儿缺氧而死。
庄有成觉得自己迟早会和池塘里的鱼一样。
“不一样的,比如这个山顶村,和外界几乎是隔绝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不关心山下的任何事情,只关心目之所及的琐事。他们的烦恼常常会莫名其妙而来,比如谁家地里的庄稼长势好些就可以引起纠纷。今天我们要去调解的就是一个丝瓜的归属问题。”
这很可笑,也很无聊,两个人不辞劳苦爬到山顶上,只为了判定一个丝瓜的归属。
庄有成在一刹那间泄去了所有的力气,抓着绳索靠在崖壁上,大口喘着气说“如果我们不上去会怎么样?他们会为一个丝瓜闹出人命吗?”
“会,你这时要是掉下悬崖,就是因为一个丝瓜。”老调解员严肃地说。
在山顶村,时间和生命远不如一个果实更重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