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投名状(3/5)
陕西一直以来,都受草原上蒙古部族地侵扰。每年秋季,就是草原上的蒙古部族来打秋谷的时候,严重的时候,整个陕西都可能被影响到。
可是如今,崇祯皇帝突然出现不说,还二话不说地,就把河套的土默特部,这个侵犯陕西最多的部族给灭了。对于这种事情,只要是秦地汉子的,谁不高兴?而且能把整个土默特部都给灭了,而不是仅仅是击溃,这又是几个人能做到这种事情?
英明神武的皇帝形象,在秦地汉子的心中,就这么一件事情,就已经树立起来了。更不用说,在这次的战事过程中,皇帝的种种神机妙算,原本就够神奇了,再经过一传二传地传播之后,就更是神奇了。
这样的皇帝,谁不想看上一眼?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泾阳的灭蝗。
泾阳离西安并不远,这消息传过来也是非常快的,更不要说,因为蝗虫宴的原因,吃货们更是传播得积极。
由此,皇帝心急百姓,痛斥昏庸县令,领大军平定蝗虫之灾,甚至还亲自上阵,只是用手一指,那些蝗虫就纷纷落地,束手就擒。这些事情的传开。一个爱民亲民的皇帝形象就没跑了。也更是坐实了民间传说的,皇帝是好的,之所以大家日子过得苦,是朝廷有奸臣,地方有贪官污吏!
有这样的好皇帝在,那大家就都有希望,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相信只要给皇帝以时间,最终大家肯定是能过上好日子的。那些反贼要是敢造这样一个好皇帝的反,大家第一个就不答应!
由此种种,崇祯皇帝在离开时,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把西安的民情上奏时,崇祯皇帝便心中暗笑,这一次出京,光是陕西的民心,就已经出来得值了。
放下这些,崇祯皇帝通过陈奇瑜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得知,陈奇瑜已经到达襄阳,熊文灿已经押解回京。但是,陈奇瑜那边并不顺利。交代给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军纪,把左良玉这个军中败类给正法,以儆效尤。
可是,左良玉似乎自己也察觉到了,哪怕陈奇瑜并没有表现出对他的杀意,他竟然托病不去。不止是崇祯皇帝觉得,就是陈奇瑜,也已经敏感到左良玉怕是会出问题。此时,陈奇瑜已经开始用手中军力部署,准备拿下左良玉了。
对于张献忠等诸多贼人,从陈奇瑜的军议上看,他有点担心张献忠等人流窜南下湖南贵州,或者北上河南,还有西窜入川,都是有可能的。不管是哪个方向,一旦被流贼乱窜起来,回头要围剿他们就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因此,陈奇瑜在外围兵力未曾就位之前,他并没有表现出非常强势的那种,稳着张献忠等流贼,让他们都还盘踞在湖北西北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