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投名状(2/5)
但是,在这个年代,交通太不方便了,又没有小说中的聊天群,可以无视距离进行管辖。因此,要是国土太远的话,本土管理就太不容易,分封藩王就是一种可能了。
今天和秦王说这些,崇祯皇帝其实也就一个目的,就是国内的这些藩王都听话的,那么将来是有大枣,而且是甜大枣吃的。至于眼下没人相信,那没关系,有这么一个念想在就可以了。
等说完这些,崇祯皇帝来秦王府的目的就基本达到了。然后,他暗示了秦王之后,就回了军营。
自从出了京师之后,崇祯皇帝都是住在军营之中的。
然后,一个被迫的托就出现了。
秦王很快就上表,号召各地藩王在此多事之秋时,要多多出力,不但要痛快的兑换大明皇家银行的银票和钱票,甚至可以额外捐助朝廷军资或者救灾钱粮,为朝廷出一份力。
说实话,如果没有皇帝事先指点的话,这份奏章,秦王是不敢上的。因此以前的时候,皇室是很忌讳这点的。
但是,这一次,是皇帝主动要求藩王府兑换银票和钱票,然后秦王又得到了授意,因此这份奏章出来之后,皇帝立刻大力肯定,当即表扬了秦王的忠君爱国之心。并当场让秦王的几个小儿子入了户口。并表示,秦王一脉,镇国将军以下爵位的宗室,凭自愿原则,可以划归民籍,参与科举和其他。
这个事情,也用快马的方式,通知京师那边,并且告知全国各地的藩王。
做完了这个事情之后,崇祯皇帝便领兵出征,离开西安了。
西安府的百姓,自发地拥出城去,送皇帝离开。一时之间,整个场面都非常地热闹、轰动。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大明皇帝从来没有到过西安。如今崇祯皇帝来过了,不趁着这个机会去看看,回头聊起来的时候,或者和儿孙说起来的时候,就亏大了。
第二个原因,崇祯皇帝不是那种默默无名的皇帝,而是携大胜之威突然出现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