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诸子(3/5)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
这是一段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大致意思是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如何得利,孟子却说大王乃国之表率,你皆也口口言利,那么你的大夫、士人乃至百姓也纷纷效仿为自己获利,你言之仁义,国家也都言仁义了。
其实在韩选看来,这一段算是诡辩了,也许国君天天讨论为自己获利,确实有失为君之道,可是空谈仁义,不讲实际,难怪儒家自孔仲尼传至,也无多大建树,其最大原因莫过于只在言,不在行,通俗来说就是空耍嘴皮子,只说做不到。
不过,比起孔仲尼的《春秋经》,这本《孟子》倒让他有些兴趣,不免看得津津有味。
比起上一本,这本书叙述更多,足足花了三刻钟才看完。
“有点意思……”
韩选心中隐隐有些感触,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但事到临头却又张口无言,仿佛缺少了点什么。
“太少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虽然不能一次建功,但这是一个很好开始的苗头,韩选觉得自己的选择和推测并没有错,只要永不言弃,那么必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眸中绽放光彩,随后又开始翻动余下的书简。
这里不仅有儒家的诸子学说,更有百家的典藏文献,最为着名的便就是道家庄周的《逍遥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