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制度弊端(4/5)
自从这些人,甚至他们的祖先,成为袁氏的门生故吏以后,就与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种关系也就是现代说说的利益共同体。
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制度让那些氏族豪强用利益捆绑、道德绑架等方式将一大批通过官方察举任用的官员纳入了自己的朋友圈…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袁绍兄弟才能拥有如此大的声势。
◆◆◆◆◆◆
不管是汉代察举制度,还是那种畸形的“忠”,都使得寒门士子,只能靠依附他人才可以有所成就。
世家大族也正是靠着这个,才能一直屹立不倒。
熊晨飞之所以想普及教育,就是想打破了世家垄断知识、人才之后,建立起一套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他建立这个四不像的书院,也正是为了日后普及教育,实行“科举”制度做铺垫。
因此,这个书院,除了免试招收部分资助过书院建设的商贾和官员子弟外,不会像以前那样,要有家世、关系才能进去。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进入太学学习。
当然,接受过现代教育的熊晨飞的教育理念是宽进严出,对于这些进入书院学习的学子,不管身份都会严格要求。
这个学院采取类似现代教育的方式每年对所有学子进行两次考核,由授课讲师对学子的成绩进行综合品评。
成绩的档次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
连续获得优秀评价的可以被批准学习更高深的科目,连续不合格的将会被强制退学。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