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吞明

0457 童谣谶语(3/5)

目录

童谣在现代社会就是儿歌,它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而在古代,童谣却有两种。一是儿歌,二是政治预测歌谣。

我们在读古籍,如《二十四史》、《三国》、《水浒》时不难发现,有一种童谣反映的却是政治预言,规范的说法就是谶语。

什么是谶语呢?就是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通俗地说就是指提前说出、事后应验的话。

在原始社会,很多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都令人无从捉摸,尤其很多偶然性、巧合性而又频发性的事件往往令人无从解释,“鬼神”思想便乘虚而入,因此人们总以为每个人都被一个神秘的力量控制着,这种力量就是“鬼神”。

所以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开始信奉、敬畏“鬼神”。到了汉武帝时代,这种习俗更加合法化。由于汉武帝重用儒家董仲舒,“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一个封建神学体系,体系的中心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说。

而政客们为了某种政治目的,他们就利用了鬼神的名号。一方面自己出面或授意部下抛出自己是某某名人的后代(如刘备号称皇叔,“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但只有这点还不够,他们还迫切寻求天命鬼神的帮助,都想利用童谣谶语来证明自己是受命于天,以此来欺骗人民,并妄图借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梦境封神 秦少的小娇妻 鬼医毒妃倾天下 重生之宠妃暖暖爱 以法师的名义 武神领主系统 总裁大人是戏精 权少豪宠小宝贝 最强之鸿蒙主宰 寡妇门前桃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