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逻辑推演(4/5)
陈博把这段拗口的论调理解分析,单从肯定性误判着手,其实大体上和疑罪从无类似,偏向于“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判一人”。
设问是问如果下列选项皆为真,最能支持结论:
a.各个法院的否定性误判率基本相同。
b.错放,只是放过了坏人;而错判,是既放过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
.错放造成的损失,大多是可以弥补的;错判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d.宁可错判,不可错放,是“左”的思想在司法界的反映。
这题的选项相对诡异,一眼看不出答案,陈博逐个分析,a选项是从否定性误判着手,通篇没提到一个肯定,首先被排除。
b选项,错放是放过坏人,这个是对的,后边对错判的理解出现了偏颇,原文中的错判单指冤枉好人,选项的范围无疑扩大了。
陈博又去关注,主要是讲错放错判带来的损失是否可以弥补,貌似和肯定性误判率之间也没多大关联。
“剩下的只有d了。”陈博本想直接锁定答案,可出于稳妥起见,他还是留了个心眼。
d的问题和一样,话题飘得更远,这还扯起左右来了。
“一个像答案的选项都没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