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门派续一(3/5)
“皇清羽化清微派第四代讳守谊刘公霞灵之位”(第二、三代缺祀)。所尊之第一代禹贵黉(曾任南京朝天宫道录司右玄义),当为此派之开祖,约为明中后期人。
第四代之后,依次立牌,直至第二十一代。从所列名中,可看出四至二十一代的派字依次为守、全、真、道、正、德、存、诚、传、尚、贤……。
叶郭立诚在年作过一次东岳庙调查,获该庙一首宗派诗云“贵崇应守全真道,正德存诚传尚贤,源洁宜良明化吉,洞中清泰幕红颜”。
(载《民俗丛书》之《北平东岳庙调查》)此诗与上述牌位所记之派字完全吻合,证明至民国时,该派仍在此庙承传不绝。
《诸真宗派总簿》又收有派字各异的另外八个清微支派,表明至民国时,清微派所衍的支派很多。
另外,据《金盖心灯》,龙门派第八代吕守璞和第十二代费阳得都曾兼传清微法,《吕云隐律师传》吕守璞
“于清微为二十四代,于龙门为八代律师。”表明清微派自元初传达室入武当时起,即与全真相融合的传统,至清代仍相沿未变。
东华派南宋初出现的新符箓派。该派经书述其传授源流为玉清元始天尊、道君灵宝天尊、太华天帝、……徐来勒、葛玄、郑思远、葛洪、高敛之、陆修静、……王古、田思真、宁全真、……林灵真、董处谦、张嗣成。
(《道法会元》卷二四四《玉清灵宝无量度全书》)表明该派由灵宝派分衍而来。
据《灵宝领教济度全书》前《宁全真传》看,该派在王古、田思真的推动下,由南宋初道士宁全真所创。
据载宁全真(0—),原名立本,字道立,法名全真。
开封府人。幼养于裴氏家,长犹从裴姓。资禀纯异,敏于记忆。
“凡诸子百家,医药卜筮之书,无不该贯融会。善察天文躔度,犹工于风角鸟占卜术”。
家贫,无以自给。年少时,尚书王古檄充史椽。据说,王古嗣丹元真人东华嫡传,闻田灵虚(名思真)遇陆简寂(陆修静)得道,延请于家,命宁全真典侍抄录。
宁全真心与道契,对经箓秘文,一见辄悟,
“一日,灵虚言于尚书曰裴氏子(指宁全真)根器深厚,骨相合仙,异日当负大名,然振起吾东华教者,必此人也。欲以上道授之,俾其掌教可乎?尚书亦欣然曰此吾志也。遂授焉。自是修持不怠,能通真达灵,飞神谒帝,名振京师”。
后遭靖康之变,奉母到南方,得杨司命所遗灵宝玄范四十九品、五府玉册符文,从此道业大进。
母死,复为宁姓。绍兴中,以斋醮祈禳之功,被赐号
“洞微高士”,继进
“赞化”。孝宗朝,遭左街道录刘能真陷害,被囚十余日后黥隶军籍。此后,即晦迹深遁,益勤修炼,士庶归之者如市,从其学道者益众。
晚年住弟子何淳真家,南宋孝宗淳熙辛丑()将教务付赵义夫后逝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