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九 胶州的繁荣(3/5)
最终,和平谈判在八月就彻底达成协议,在李明勋和马特索尔科签字之后,已经休整结束的海军舰队成立了大小舰队七支,并且首先向荷兰人归还了部分舰况良好的主力舰,两国舰队配合前往奥兰治堡、巴达维亚、加勒港、马六甲、安汶、阿德莱德、悉尼七个地方控制局面,宣布两国的共同决定。
与此同时,元老院密令出征的陆战队和海外领地、殖民地的地方长官,一旦出现抵抗,必须严厉的镇压,用军队控制局面,并且告知南非、骏府、夏城、锡兰、万丹、澳洲、金城、琉球等地,囤积物资,准备临时安置房,垦殖田亩,准备迎接大规模的移民,元老院直接告知,在未来十年内,海外殖民地和海外行省要做好准备,因为当地的国民数量可能会增长五倍以上,即便是吕松、南华、九龙等地,也至少会翻一番。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也是改天换地改朝换代,以往改朝换代,无不是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人头滚滚落地,这一次,不会有这么多人死,但绝对会有上千万人因为株连而被流放,这可是移民的最好机会了,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中华民族能不能在各个大洲开枝散叶,就看这一遭了。
胶州。
水鸟号是一艘大肚子桨帆船,两桅杆,二十条桨,可以满载三十公吨的货物,此时的甲板上码放整齐的全是木桶,发出淡淡的臭味,侯琦捂着鼻子,说道:“娘的,太臭了,这是放了几年的咸肉啊,你们也敢给人吃?”
船长咧嘴一笑:“七哥,您老也知道,这些年鞑子在山东横征暴敛的,别说肉,树皮都快啃光了,这些咸肉才三四年,洗干净扔些花椒大料下去,就只剩下香味了,呵呵,要不是三四年的肉,小的也没法这个价钱拿下呀。”
看着船长竖起的五根手指,侯琦冷哼一声,没在搭理,这次要不是受了大人物的差遣,他也不会上这艘破船,如今的侯琦可不是十年前的侯七了,不仅名字改了,他也不是那个没家没业的泥瓦匠了,如今在青岛开着建筑公司和建材公司,已经是青岛当地响当当的人物了,如何受的了这个。
“侯先生不舒服吗?”船舱里走出一个中年人,笑呵呵的问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