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六八 正进行的 团结(4/5)
在巴格尔所在的移民团经停轮台后离开的时候,来自申京命令也到了,基本上按照曹松预先确定的那样,把英王从这件事中剔除了出来,以维护皇室和李昭瑢本人的荣誉。
而李昭瑢得到的命令则是尽快返回申京,去参战由裕王安排的暑假志愿活动。
五月初,李昭瑢正是出发,返回申京,与他一起前往申京的队伍超过了七千人。
这支队伍的主力是一个混成旅的陆军官兵,这支官兵是帝国在天山南北搞外藩改制的武力保证,只不过在此次外藩改制之中,混成旅的士兵一枪没发,少数的几次叛乱和暴动都是由西疆各绥靖区的藩兵完成清剿的。
但是,一路东去,这支军队仍然受到了本地百姓的欢送,在驻扎本地期间,混成旅的官兵并非只是进行军事活动,他们一手持枪炮一手拿锄头,少量人战备,多数人投入了本地的生产之中,仅仅是在轮台驻扎的三个月的时间,他们就为本地修筑了一条长七公里的水渠,开垦了超过一千亩的荒地,而混成旅的骑兵和射术优秀的士兵还组织了打猎队,与本地的牧民一起,清理了轮台周边的狼群。
除了这支军队,李昭瑢的行营里还多了很多的年轻学生,其中不少是贫苦学生,这些人得到了前往申京或者北京深造机会,他们的学费将会由皇室的奖学金提供。
虽然李昭瑢认为叶尔羌人遭受了很多不公,但至少现在的叶尔羌人并不这么认为,相比于以往,他们现在的生活好了很多,在帝国经略南疆期间,大部分的叶尔羌人就成为了自由民,摆脱了封建领主的剥削压迫,而这一次外藩改制,剩下的百姓同样也得到了相同的待遇。
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被帝国取缔,叶尔羌人整体是持欢迎态度,他们自发组织了队伍欢送,而巴格尔所在了移民团也因此受益。
“王爷,您有心事?”在前往吐鲁番的路上,曹松看着李昭瑢一言不发,于是主动问道。
李昭瑢轻轻摇头,本不想说什么,但是转念一想,曹松对自己一直很不错,于是说道:“曹将军,您说在民族团结的过程中,文化、语言和宗教这些因素,哪个掣肘最大?”
“我是一个军人,不懂这些。”曹松笑嘻嘻的说道,但是他明白李昭瑢的心思说道:“王爷,您的身上流着一半叶尔羌人的血,而叶尔羌归附帝国,其实是裕王爷耍了手段的,所以说,您觉得帝国对叶尔羌有亏欠,对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