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六八 正进行的 团结(3/5)
“这个底线在帝国高层的心中,我并不知道,但是我有一点自己的猜想,愿意与您分享一下。”巴格尔小心解释说:“我认为帝国可以包容叶尔羌人所信仰的天方教,但底线有两个,第一是国家重于宗教,第二个就是宗教不受外国影响。
也就是说,叶尔羌人要对国家的认同高于对宗教的认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开战,纵然拥有和奥斯曼帝国一样的信仰,但叶尔羌人应该坚定的站在帝国一方。而这也不仅仅是认同感,要让国家的法律高于宗教的规则。”
李昭瑢听了这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在皇室之中,李昭瑢的母亲迪丽古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皇室之中少有的信仰宗教的人,虽然皇室并未禁止这一点,但也让迪丽古丽与皇室中人并不亲近。而李昭瑢自从来到帝国后,他的教育也是由皇后一手操办的,按照皇帝和裕王的意思,只有当李昭瑢成年之后,才能选择是否信仰天方教。
当然,这对李昭瑢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他在一个完全世俗的环境之中长大,已经无法接受宗教的束缚。
“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不仅是帝国的政策,叶尔羌人应该怎么做?”李昭瑢问。
“只拿信仰来约束自己,不要去干涉别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再也不是问题了。”巴格尔说道。
李昭瑢轻轻摇头:“我依旧有些不明白。”
巴格尔笑了:“那是因为罪恶就在眼前,您是一个善良的人,看到的是南疆百姓的困顿,急于想要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您还是太年轻了,政治是就像是一列火车,一艘巨轮,无论是停下还是转弯,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时候,走错了,还不如原地不动。”
“多谢您的教诲,巴格尔先生。”李昭瑢对巴格尔道谢。
“这是我的荣幸,殿下。”巴格尔说道,经历了不归奴这件事,他看到了皇室在平等、法治上的努力,他看到的是开明的皇室,也希望这样的品质可以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因此他也愿意做一些什么。
轮台之乱在巴东死后就已经宣布结束,很快,各种处置的命令从各方传来,伊犁方面传达了对暴民群体的处置命令,所有的暴民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尤其是那些在轮台城和第一中学内沾了血的人,全都被处以极刑。虽然刑罚很重,但驻西疆大臣衙门明显淡化了这次事件中的宗教因素,更多的将之视为意外引发的暴乱。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