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小皇帝的心声(4/5)
而且大明的工匠就能制造。
大明后期科技上的确已经落后于欧洲,但必须得明白一点,大明朝无论民间还是官方,始终都没断了学习别人的长处。
葡萄牙到达大明后,他们的桨帆船立刻遍布大明海岸,发现弗朗机比虎蹲炮好用后,大明军队遍布弗朗机,甚至把这种东西廉价到一个普通募兵年薪都能买得起。在朝鲜战场上发现倭军铁炮比大明的火枪要好用后,鸟铳成了明军一定程度上的制式装备,甚至后来屯门海战发现荷兰人的夹板船更厉害后,短短十几年里东南沿海立刻一堆带几十门火炮的战舰。
郑芝龙当福建总兵后,他的旗舰装三十多门大炮。
大明始终在学习。
就连发现欧洲自鸣钟很好后,南京城里迅速诞生了一堆钟表店。
望远镜传入不到二十年,大明就已经有人自己制造,并且脑洞大开地装在大炮上。
当然不是瞄准。
而是打完后准确观察炮弹落点。
这是一个对外敞开怀抱,接纳任何新技术的时代,最早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不是林则徐,而是三百年前的这一代大明人……
“这个?”
天启看着那个纯粹属于下脚料制造出来的小模型。
“这个能造出来吗?”
他问一个工匠。
“回万岁爷,这个容易,只要有银子再备齐木料,小人保证半年就给万岁爷造出来,实际上若是在浙江的船场,小人可保三个月造出来,不过这个大炮就不是小人能懂的了。”
那工匠小心翼翼地说。
“你不是在大沽口有军营吗?就干脆在那里建造,天津那边有的是造船木料,朕把葛沽海防营调归荡寇军统辖,左右那里也是靠你镇着,再下旨工部给你调一些工匠过去。正好你带回七十万两,从里面拿出十万两,最后能造几艘算几艘,至于大炮,黄克缵在工部倒是造了一批红夷大炮,不过朕根据你给的那些文章看也甚是粗劣。”
天启说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