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天下苦儒久矣(2/5)
“这就是天下苦儒久矣!”
杨信说道。
出现这样大的规模,后面肯定有高级将领和那些勋贵的推波助澜,说到底他们也不甘心一直被文官们踩在脚下,他们也想趁机展示力量。
这次正好给了他们机会。
“岳圣驾到!”
伴随一声高喊,所有的目光都转向南,就看见一副岳飞的画像被架在一辆马车上缓缓而来。
杨信等人赶紧上前迎接。
这幅画像据说还是从东厂大堂上取下来的,由提督东厂的大太监卢受亲自摘下,而护送这张画像的,同样也是东厂的番子们,很显然东厂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必须表明立场,这不仅仅是锦衣卫和士子的斗争,而是皇家和儒家之间的斗争,作为依附皇权的势力,这一次必须同心协力,可以说这场岳庙奠基仪式,到现在已经变成东厂,锦衣卫,亲军卫的共同盛举。
而与之相对的,则是文庙前的门可罗雀,还有周围那些士子们复杂的目光。
“定国公到。”
就在杨信等人正要迎接岳圣时候,又一声高喊突然响起。
紧接着大批士兵护卫着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人而来,这个人的身边还跟着杨信的老熟人,那个上次给他宣旨的太监,他俩很快到达现场。杨信一帮赶紧上前行礼,这是勋贵的老大,世袭定国公徐希皋,但同样也是摆设,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就是顶着个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头衔而已。大明的军事制度的确由五军都督府掌管天下兵马,兵部发出的命令必须经过他们,但实际上随着各地总督巡抚经略之类手握尚方宝剑的文官出现,兵部根本不需要再理会五军都督府。这些文官控制着后勤和军饷,执掌对武将的弹劾甚至先斩后奏之权,地方上的总兵哪敢不听他们的指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