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饶命(2/5)
数日后,於夫罗拜见王博,禀告了羌渠单于全部答应兴汉军要求的消息,并已将五千服役苦力送往武进城外,随行携带的还有,用于交换兴汉酒的第一批牛羊、战马近千之数,请王博派人接受。
听完於夫罗的述说后,王博非常高兴,比每次见到张宁还表现的过分。大喜之下,另外赠送了羌渠十几斤药酒、果酒以及一些新式家具,又好言安抚了於夫罗一番,才安排着对兴汉城带着无比崇敬的於夫罗返回。
看着於夫罗率领南匈奴的使团,谦笑恭顺地告辞离去的身影,王博不仅想道这一对匈奴单于父子,对大汉其实还是很臣服、很忠心的,他们代表了老一代对大汉恩德的感激。后来匈奴人的不安分,都是因为汉庭的昏庸和战乱,给一些心怀异志的族人创造了机会。
看来什么时候,都得自身强大,别人才不敢小瞧于你。
云中的鲜卑人经此一战,根据王安的描述,王博估计鲜卑人的青壮,应该损失了最少一半,步度根现在恐怕已经火烧眉毛了,正想办法极力安抚自己的族人了吧?哪还有时间顾得上再来进犯兴汉城?
当下王博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发展和壮大兴汉这个新生的小政权了,等攒足实力后,如果能够赶在明年张纯叛乱以前,一举拿下鲜卑人盘踞的定襄、云中、五原,那剩下的南匈奴人,臣服指日可待!如果再安抚教化数载,就变成了汉人,也不存在对立的矛盾了。
而要想发展壮大,在这个乱世之中,不外乎钱粮自足、兵甲自立两样。
简单说,就是最起码粮食要达到自给自足,让兴汉人能吃饱,这是根本。这一战也让王博感到此事的紧迫性,商队仅仅断绝了一个月多点,兴汉城的粮食供应已经捉襟见肘了,要不是后来一战大胜,那王博最需要担心的就不是鲜卑人的数万大军了,而是自己下顿吃什么的问题啦。
就学曹操的屯田吧!眼前这两条哗啦啦的河流,可不能像古人一样看着白白浪费掉,去整一些什么“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垃圾诗赋,咱整点水渠啦、水车啦,用来灌溉农田多好?王博一想起这些个“诗仙”呀,“词圣”呀,就来气,都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的愚民玩意儿,普通人关心的永远是自己的饭碗……。闲下来的王博又开始神游之旅了。
好长时间没有坐在一起的陈融,这时候找上门来,向王博诉苦这个后勤苦力营最近俘虏太多啦,虽然给杨凤分去不少,但仍然是人满为患,陈融身边也没什么得力的武将,对着这些身强体壮的鲜卑大汉,是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出什么乱子。再说现在两关和道路已经建设完善,用不着大规模的苦力了,各个作坊又不敢用他们,还得管吃管喝……说了一堆,其实就一句话我不要这些白吃的胡人啦!
王博看着白发添了不少的陈老爷子,连忙道歉“陈老恕罪!恕罪!清逸疏忽矣!”
刚刚还撅嘴的陈融,马上换成一副慈祥面容,叹道“主公勿如此,融观主公领吾众一路走至今日,无一日不殚精竭虑,唯恐吾兴汉陷万劫不复之地!唉,难为主公矣!”说着还抹了一把眼睛“吾此老骨舍弃又何妨?在融心中,汝岂仅主公之名?吾早将视为子侄辈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