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一章 小武士家里的大石头(2/5)
直秀是天保十一年(公元0年)初到贵地的,一睁眼就发现自己成了十五岁的扶桑孤儿,老爹堀直勇在文化十年从桦太岛撤离前受了重伤,熬到儿子十四岁后旧伤复发病死了,没多久母亲也悲伤过度去世,无奈之下自己元服继承家名,从幼名小桦男的正太变成庄严稳重的家主堀直秀,自己作为御家人里的低层武士也就比不世袭的抱席强点,好歹还有个编制。之后因为年幼被发配到上野宽永寺给公方樣守家庙。
宽永寺作为扶桑天台宗门迹寺和将军家庙,是名门大庙,门槛很高,幸亏自己不久之后结交了住持的弟子秀念,作为私人伴读才能得隙读书、做私事。
自己前世非常喜欢冲田总司,但宗次郎还没出生,陆奥国白河又离的太远,无奈之下拜访了武藏国多摩郡石田村,靠身份认识了土方岁三、近藤勇的家人,教会两家发动全村制作甘薯春雨(粉条)和养兔子,靠收购后转卖给宽永寺寺下町商人才捞了第一桶金。
两年后自己靠着初步搭建的人脉被批准暂时退职求学,之后自己才有时间扎扎实实地办几件大事为未来做准备。
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街坊做内职。
天保十二年(年)大御所德川家齐突然死去,家齐亲信大部被罢免,首席老中水野忠邦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天保改革。然而,和前几次天保改革一样,社会经济未见明显改善但下级武士的生活缺日渐困顿。
正如江户相声“漫才”里说的那样,“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 街坊都是二半场,全靠家主一个人的“扶持米”过日子,一大家子过的凄凄惨惨,还没到二、五、十月发放禄米的日子,各家就愁眉苦脸了。
因为直秀的老爹死前不善经营,关键也没啥可经营的,加上老妈天真无邪、不通世事,再加上溺爱独子,没钱的时候多,平日街坊没少帮衬。这些人情,还不起就罢了,但直秀老瓶装新酒重获新生,仔细想想还得帮忙。
一切都要靠内职,所谓内职就是武士家庭内的劳动,做扇子、风筝、斗笠,还有编蛐蛐笼子都行。但这帮街坊都是老粗,一代代也没读成什么书,到今日没退步成抱席(临时工)都靠祖宗保佑,小手艺那是一点都不会,不是好面子不想学,是真不会。
做什么好呢?搓衣板好做,这就是个力气活,但没赚头还容易被仿制,只能给内职生意做个添头。不过本着蚊子腿也是肉的原则,找到了正在做商人上门女婿的纪伊国屋利八做专利转让。利八岳父的店铺做油、糖和点心的生意,但找木工做生产和销售没任何问题。虽然街坊都是下级武士,但都有正式编制,利八是个极其聪明和有分寸的商人,因为给点心做包装的创举深得其岳父信任,本来就是两利的行为,于是以四十天保小判金成交。
本来属意做肥皂。现在全江户城都用米糠洗澡、用锅底灰或者豆腐汤洗衣服,市场空白大有可为。但关东菜籽油少大豆油多,大豆油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比较大,做肥皂效果不佳,再考虑到土法做肥皂要带手套、口罩和眼镜,还要口尝才能判断火候,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于是果断转进土法生产黄连素。
黄连是常见药材,不缺材料,做法也不复杂。将黄连粉碎成粉状,加生石灰细粉再加五十倍的冷水浸泡;并经常搅拌一天后过滤得棕红色滤液(粉饼还可再次浸取),加入滤液量百分之五的食盐水,搅拌使之溶解。黄连素在盐水溶液中沉淀析出,待沉淀完全后滤,滤饼即为黄连素,在0-0c下干燥(直秀手里没有温度计,只能靠经验预估温度),之后研磨成细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