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枝独秀(中)(2/5)
本来,早期的后膛枪是单发的,速度么,是前膛枪的五倍以上。但直秀带挂啊,栓动不说,他还给此物带上了弹仓,因此这发射速度嘛,快十倍真不算多——这就算好的了,如果不是时间来不及而且工艺有挑战,搞出弹夹来更要命!
吉井友实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家主虽然是个棒槌但是个有追求的棒槌,作为属下,不管齐彬听不听得懂,但你得讲细节讲道理,因此他赶紧补充
“箱馆不光是铁炮好,这线膛大筒也普及了。”
听到这个,齐彬更恼火了。
为啥呢?
因为这线膛炮幕府早就有了,可和对炼钢一样,一直对外紧密封锁技术,各家都闹死心了。
说起来,幕府倒不是啥都要拢在手里,安政二年(1855年)建立的长崎水军讲习所,包括之前建立的讲武场、蕃书调所,倒是允许各家陪臣入学甚至担任讲习、教授。
可这有啥用啊,“斋僧不饱不如活埋”,这臧着掖着的,器量太小,带头大哥当的不称职啊。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公案,扶桑的金银比率是海外的三倍,这个萨摩岛津家也发现了,但奈何西国交易以银为主,搜集不到多少黄金,因此直到幕府万延铸币(1860年),竟愣是没从中渔到多少利。
而且,万延铸币后,幕府发放给诸侯一些贷款,岛津
家因为富名在外也没捞到。
因此齐彬和家中重臣都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往日还好,可如今啥时候啊,洋人压境、对外通商,而扶桑有动荡不安,岛津家要是不能参预大政,那妥妥滴被卖了不说,还得免费替别人数钱啊。
今天两人这一汇报,齐彬更是坚定了信念
“这北地奉行所都日新月异了,明显这是幕府要抛开大家单干啊。这可不行,要好就大家一起好,不然,哼哼~”
但就在此时,吉井、税所两人又抛出了小道消息
他俩和西乡、大久保自幼交好,因此,大久保身为箱馆町奉行,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些优待的。
再说了,当时恰好是瑷珲之战完结、箱馆定计要“搞集资、技术扩散加人才引进”的时候,这萨摩肥羊如何能眼睁睁看着溜掉。
因此,大久保就和他俩说了,“这些都是箱馆自己搞出的成果,萨摩想学的话包教包会、食宿自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