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这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2/5)
直到1885年9月,鲁西亚和英吉利在中亚终于达成了均势默契,这个贪得无厌的帝国才再次将目光转移到远东。而在此之前,乌龙江流域一直被圣彼得堡认为是“一个难以防御的包袱”。
当然了,年的25年里,东西伯利亚总督里也不乏想“有所作为”的,但每次都莫名其妙地失败了——说到底,鲁人在远东不分内外的残酷统治,给自己带来了太多的麻烦。
因此,乌龙江流域再起风云,那是1860年之后25年的事情了。
但是,虽然瑷珲之战在日后被称为标志性~事件,但在当时,各方势力却没啥特殊感觉,尤其是对索伦各部来说,“你来打我我当然要反击,有啥可多想的。”
1860年5月17日,江东四十八屯首领尽数聚集在老屯,共议反击鲁西亚人的大事。
说是四十八屯,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原本是三十多个屯子,但因为鲁西亚沿江东侵,好多部落搬过来,然后这四十八屯也不知道是叫起的,反正现在大家都这么说。
而且,这四十八屯里满人、索伦都有,其中索伦只占了大半。
说起来心酸,尽管前任乌龙江将军奕山一直说,“索伦各部和鲁人血斗”,但实际上,却一直是索伦人、满人和少部分汉人的刨夫、揽头并肩战斗。这大家的血都没少流。只是奕山怕事,把麻烦都推给“野人”索伦各部。
“格绷额、涂格冬,你们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有啥可商量的。”
格绷额是满人首领,涂格冬是索伦各部推举出来的头人,这两人在众人的声望很高,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此地的索伦语也是满语一样属于通古斯语族,虽然有差异,但认真点互相听懂还是没问题的。
“这狼群没有头领不行,但我俩打仗的手艺还差了一点,因此这头领嘛,还得选一个能干的出来。”
“那就让扎拉西来干!”
北地的汉子直率,听两人说要选个能打的,就直接想到了扎拉西——扎拉西不但带着同伴教大家打枪,还教大家如何分散偷袭鲁人强盗,这绝对是个能打的。
而且,扎拉西他虽然是外人,但这些年没少给大家带来好处,没有他介绍的商队就没有火枪、粮食和其它东西,那大家早就被打死、饿死了。
听到叫他的名字,席地而坐的扎拉西就站立起来。
看他出现,大家一片欢呼。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