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六层(1/5)
九重塔的第五层比第四层要大上了很多,而且桓因一进入到这一层,就感觉到一股典籍才有的淡淡尘气。应该是这里的典籍不经常有人翻动,所以才会这样。
这个时间,第五层中的一剑峰弟子只剩下两个人了,桓因出现时引发的小小异动引起了这两名修士的注意,他们自己再看一会都准备离开了,却没想到这个时候还会有人刚来。
当他们用疑惑的眼光看向第五层的中心时,却发现一名身穿无量门弟子道袍的少年出现在了那里,这让二人神色都是一滞。
“外来参试散修大半夜的不惜花费众多灵石来我九重塔第六层做什么?这个孩子,不知道这里的典籍他看不懂么?”两名一剑峰的修士都是这样想的。因为他们能够站在这里,代表着他们自己的铸剑造诣足够高,他们是一剑峰门中真真正正的大师。一个连本门都不是的小小少年,这二人怎么也不可能想到他是堂堂正正的通过考核上来的。
桓因在第五层中一边走,一边看,便也是发现了这偌大的第五层中只有两个人。看来,能够上到这一层的修士实在不多,而这里的典籍数量又比之前的要大上不少,于是乎这里的许多书便不是时常能有人过来翻动的,难怪这一层有一股尘气。
在这一层中,桓因看到了《梁州杂记》,还看到了其他各州的一些有关地质和环境介绍的书籍。其实,这些书籍都是凡人平时看的书,在大多数的修士眼中,根本不屑一顾,可是九重塔把它们安排在第五层,这是何道理?
桓因才开始学习铸剑的时候,他也是不懂这个道理的。不过随着他翻看典籍的数量越来越多,却发现其实学识根本没有仙凡之别,甚至有的凡人典籍上写下的名句比一些修真典籍上的体悟还要深奥。
究其原因,其实仙本就出自于凡,若是在修仙路上一味以得道高人自居,不屑与凡,便等同于忘本。忘本之修,仙路是走不远的。
反而是有的人,仙路走得再远,也始终不忘对凡俗至理的体悟,到最后便能做到返璞归真,让自己的仙路更进一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