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瓷胎竹编事(2/5)
“好嘞,这次真是多亏了大师傅您呐!”李和平听他讲完电话,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陈师傅电话里讲的老哥哥,正是他的老朋友,成都第三竹制厂的老师傅吴保国。
吴保国是成都人,在成都第三竹制厂做了几十年的瓷胎竹编,除了带出一帮徒弟外,就连三个儿子也都跟他学了瓷胎竹编的手艺。
他刚才电话里说的三顺,就是吴保国的小儿子吴三顺。
接到韩春雷一千套瓷胎竹编的订单之后,李和平非常心动,总价三万的这么一笔订单,简直可以让他们上塘竹制厂年底给员工们发上一笔丰厚的奖金了。
但偏偏他们厂没有制作瓷胎竹编的经验,就连厂宝级人物陈昌民师傅都不精于此道。
所以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么大一笔订单,从自己眼前飞过。
陈昌民听到这个事后,当即给李和平出了个主意,说他成都有个多年老友吴保国,是瓷胎竹编的老行家,几代的家传手艺,手下更是徒子徒孙一堆,也许可以找他帮个忙。
插一句,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于是陈昌民当晚就跟吴保国联系上了。
吴保国表
示可以帮这个忙,不过他有个条件,那就是帮他小儿子吴三顺和几个小徒弟,解决一下工作问题。
因为成都几个竹制厂,但凡是有关瓷胎竹编方面的生产工作,都是吴保国的几个徒弟和两个儿子在车间负责。一个萝卜一个坑,竹制厂就那么几家,哪有那么多的位置给他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